梅溪新城。福州日报记者池远摄
农业生产领域,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不断上马,传统农业变得高效、“轻盈”;
政务服务前沿,事项线上办、指尖办,让企业市民少费时、少跑腿;
生态治理一线,管河护河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绿水青山守护更有保障;
城市管理过程中,大事小事线上汇集,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
近年来,“数字”基因已深植闽清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背后,是该县积极融入“数字福州”建设,持续推动“数字闽清”三年行动计划,为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注入强劲的“数字”动能。
梅城镇干部巡查中用小程序记录群众反映问题。 (梅城镇供图)
以“数”提质让发展动能更强劲
上蛋、清洗、消毒、风干……在福建杉村集团的蛋鸡养殖基地,所有生产工序有条不紊地推进,但偌大的厂房内,却只有几名工人。“这就是高科技养殖模式的‘魔力’。”福建杉村集团农牧事业部副总经理李艳雪介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李艳雪口中的高科技养殖模式源于自动化、数字化设备的支撑——基地采用德国全套养殖设备和荷兰全自动蛋品分级设备,配套自动化喂料、通风、清粪等智能化系统,能够实现自动上蛋、清洗、消毒、风干、紫外杀菌、检验、称重到自动包装。
“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管理人员的工作更简单、轻松,只需提前设置好相关参数,所有日常管理工作均由机器自动完成。”李艳雪介绍,目前集团落地闽清的两个蛋鸡养殖基地存栏蛋鸡共有万只,而管理人员仅需60余人。
闽清县行政服务中心多规合一窗口为市民办事提供便利。福州日报记者池远摄
在桔林乡福州市凯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数字”也为作物种植带来“新气象”。该公司累计投入多万元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通过建立物联网络系统实现了农业智能数据采集、分析、调度管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掌握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利用物联网络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差异化管理,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企业增产40%,节约能耗30%。
“近年来,这种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全过程信息感知、精准管理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正逐步普及,在农业体系质量、效率变革方面发挥巨大推动作用,为农业发展带来更强劲动能。”闽清县数字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根据自身特点,还形成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移动终端病虫害识别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县域智慧农服平台、智慧橄榄产业平台三个项目,建成后将提供病虫害智能识别、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农产品全网营销供应链等多种功能,目前项目的研发推广工作正在持续推进。
以“数”增效让办事服务更优化
“项目得以顺利选址,多亏了‘掌上多规’服务!”在闽清县下祝乡,当地的敬老院建设工程正在加紧推进。日前,该项目负责人通过“掌上多规”划定地块,并与闽清县多规窗口互动,在线上会商生成会商意见表,为项目选址提供指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我县在全市率先推行‘掌上多规’服务,将‘多规’应用范围从政务内网拓展到互联网,以‘指尖选址、政企互动’的服务模式,促进项目选址一趟不用跑。”闽清县多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业主只需在手机端圈画用地范围线并在线上发送申请,就能进行用地预选址会商,无需为选地而多次往返于实地与窗口之间,既节省精力,又节省成本。据介绍,闽清项目预选址办理时限缩短至2个工作日。
闽清创新“智慧管河护河模式”,水清岸绿的河道吸引成群的白鹭栖息、觅食。 通讯员刘建新摄
“掌上多规”平台去年4月刚上线便“一战成名”。当时福建杉村集团因扩大生产需要再建两个养殖基地,历时多月仍没有找到合适地块,一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