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小核雕“雕”出大产业
——永清打造核雕文化产业集群见闻
核雕大集现场。
张习连橄榄核雕作品《永定河记忆》。
位于永清核雕文化园内的永清核雕展馆。本组照片由河北日报通讯员武瑞征摄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明代作家魏学洢撰写的《核舟记》,生动展现了古代核雕技艺的巧夺天工。
如今,在廊坊市永清县聚集着数以千计的核雕技师,能够在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上雕刻出微小的物品。永清核雕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是我国规模最大、传承最广的核雕流派,产品占据了全国核雕市场八成以上。
年,永清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联合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核雕之乡”称号。在永清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举办首届中国永清核雕文化产业艺术节,提升核雕小镇建设水平”被列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政府的积极引导扶持下,永清核雕产业正快速成长,走向中国核雕的舞台中心。
从民俗用品到非遗名录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学这门手艺
在永清县,一条名为东高线的公路东西穿过别古庄镇。以别古庄镇为中心的方圆数十公里内,分布着大大小小多家核雕工厂、作坊、工作室。
2月17日,在该镇后刘武营村北氏核雕工艺品(廊坊)有限公司的雕刻车间里,技师们正全神贯注地拿着刻刀,在一枚枚小巧的橄榄核上精雕细琢。
这些本土成长起来的核雕技师平均学历不高,外表与普通农民无异,诞生于他们之手的核雕小件却价格不菲,是行销海内外的文玩艺术品。
“春节订单不断,正月初八就正常开工了。”该公司创始人之一、34岁的核雕艺人苏勇介绍,目前公司月销售核雕多件,年销售额万元。
“核雕在我们这儿传承已久,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学这门手艺。”苏勇说,公司里掌握手工雕刻技艺的有多人,都是十里八村的乡亲。
有群众基础的艺术,才更有生命力。据不完全统计,永清核雕从业人员有三四万人之多,创作型雕刻技师有几千人。
早期,永清核雕是应用广泛的民俗用品——新生儿出生一百天要“过百岁”,给新生儿手腕上戴一对山桃核雕刻的小花篮,祈求孩子健康长寿。
后刘武营村自古就有“勤且巧,富而仁”的良好村风,村民心灵手巧。该村杨氏后人杨恩歧是一位艺术天才,几岁时就能用桃核、杏核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小物件。年,为帮助后刘武营村第一生产队实现“以副养农”,杨恩歧依托本地文化艺术的土壤,探索出现代永清核雕技艺,并成立了第一生产队核雕作坊,该作坊后来升格为后刘武营村雕刻厂,学员都是本村的年轻人。
作为现代永清核雕技艺的创始人,杨恩歧开创了现代永清核雕独特的技法、题材和风格,带出了杨振洲、司金波、刘德玉、许晓芳等一批当代永清核雕大家。
在技法上,永清核雕探索出独特的层次工、细密工、带动儿等绝活儿,形成“开脸二十八刀”“程式十刀”等系统的雕刻理论。年,永清核雕被纳入廊坊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被纳入省级非遗名录。
从技艺传承到创新精品
——将永清核雕做成知名品牌
在伟派核雕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展厅里,一组三国人物核雕摆件引人注目。这组人物的眼珠层次丰富,看起来栩栩如生。
“这是我们独创的人物点睛技法。别看只是一双小小的眼睛,这可是历经两年、经过无数次实验才摸索出来的,要通过5层着色渲染,才能达到更为传神的效果。”伟派核雕创始人之一王千月介绍,这项技法已经获批国家外观设计专利。
如今,永清核雕技艺仍在不断丰富创新,在一代代核雕艺人手中精益求精、发扬光大。
红船船头挺拔的身影、井冈山上飞扬的旗帜、长征路上跋涉的脚步……年6月24日,由28位永清核雕工艺师历时数月倾情创作的“建党百年永清大型核雕创作献礼”正式亮相,容纳了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立雕、拼接雕等多种技法的作品,集中体现了永清核雕端庄大气、生动细腻的艺术风格。
近年来,永清核雕艺人在创作上跟随时代的脚步,在传统的宫廷题材之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