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文友“梦琳”
七千年前的一个夏日黎明,一个刚刚学会使用石器耕耘的人,刚刚把挠力河畔地边的杂草铲去,忽然,河流上游洪水爆发,激流汹涌,一下子吞没了这个人和他手里的石刀。春秋变幻,岁月更迭,当七千年的时光已然过去,人们忘记了那个用石刀锄草的人,却捡拾起那把七千年历史的石刀,陈列在东北一个年纪并不算大的石器博物馆里。
王俊山,一个酷爱收藏的中年人,用自己半生的积蓄为亘古洪荒与今天的繁华时尚搭建起一座桥梁。今天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或是粗糙、或是精致、或是古老、或是年轻一点的石器,去探访那段遥远得难以企及的历史,想象远古人类用简单、笨拙、粗糙的石头打造工具,去狩猎、去耕种、去驯养,去制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向往。而那些遥远历史的石器,是不是也能够通过一双双或者怀疑、或者坚信、或者天真、或者成熟的眼眸来探访今天这个光怪陆离、纸醉金迷的时代,我不知道,但我想有可能这样。
没有谁可以穿越时光隧道,但是这个普通得连宝清当地都有很多人不知道的博物馆却让我们可以走进那段可以称作荒蛮,亦或简陋的年代,我们可以想象他们是不是穿着兽皮缝补的衣服,或者树叶围成的裙子,“猎毕,众围火而娱,歌之,舞之,蹈之。”他们的生活是那么紧张而又充满情趣。
而远古的人们也绝对不会想到,当初他们生而劳作、死而藏埋的土地,如今已然是世界三大黑土带最具有生机勃勃景象的所在:原产于江南的水稻在这里蓬蓬勃勃,开始拔节抽穗;本土萌发的大豆身材不高,但是逸兴横生,青葱一片;明末来自美洲的玉米早已适应了这里的四季分明,挺拔着身躯,笑傲五谷。近几年,宝清县充分发挥自身地处富硒带的优势,积极发展富硒产业,让当年的北大荒变成了高质高效的“北大仓”。
王俊山,一个普通的收藏家,在宝清县文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沟通起七千年时空隧道的理想还在延伸,他还在为搜集文物奔波着,他还在为验证文物的价值忙碌着,他更在为传承一份黑土地的文化勤奋着。古老的石器,在宝清县石器博物馆里讲述着远古人类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沧桑的故事,记载着今天宝清人民,乃至所有华夏子孙的兴衰荣辱,生生不息,当然也讲述着众多像王俊山这样默默无闻、勤恳传承历史文化的人们。
古老的石器,沧桑的故事,发生在宝清,也隐存在黑土地上,更重现光芒于今天,必将璀璨在更具有希望与美好的明天!
作者/来源:双鸭山乡情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