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4147938.html中国蓝融媒体中心浙江卫视记者李婷、王超栋、德清台、余杭台、义乌台报道从双下沉、两提升,到全面推开县域医共体建设,浙江启动医疗体制改革以来,在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大力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今天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标志性工程巡礼》,我们就从德清县一家普通的乡镇卫生院说起。足不出镇就能做CT检查,从挂号到拿报告1小时就能完成,镇卫生院里,60岁的房阿根一个劲地说方便。小小乡镇卫生院,医院才有的大型设备,这在以前,院长俞悦林想都不敢想。采访中,他带着记者带到了这排低矮的平房,讲起了30年前的卫生院。钟管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俞悦林告诉记者:“那时候的就诊条件真的很差,洁具都没有,看诊的设备只有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药品也都是有限的,只能看一些感冒,拉肚子的小病。”年,卫生院有了单独的二层楼房,年,县里投资多万元,建起了新卫生院。以前镇上居民坐船3、4个小时去县城看病,是因为卫生院条件有限,但条件好了,还是留不住患者。医院人满为患,医院门可罗雀,如何打破这种不平衡?年,德清县整合全县医疗资源,组建新市和武康两大医共体,医院和8家乡镇卫生院组成,统一药品目录,统一资源调配,固定派专家到基层坐诊、传帮带、开展手术。在阜溪卫生院,65岁的姚阿姨刚做完骨科手术。县里专家走进乡镇,让优质医疗服务延伸到了基层一线。如今在浙江,县域医共体建设已遍布城乡各地。杭州余杭区通过打造智慧健康云,患者挂号预约、报告查询、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服务等项目都可一站搞定。在义乌,浙大四院推出“4+6”全科培训模式,4个月临床轮转,6个月基层实践,力争三年内,系统、全面地提升全市多名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据统计,我省目前已建成家医共体,每个医院医生在基层乡镇卫生院定期排班工作。年,群众对医共体满意度达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