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问我,清朝有没有教育局?大虫君认为这个问题很刁钻。
在清代,教育系统通常是有官无府。主管一个县教育的官员称教谕,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长,品级是正8品,设训导一人以为副职,相当于副局长。他与所在地的知县(正7品)只有合作关系,没有上下级关系,知县大人也没有办法节制他。
表面上,清代的县上,掌管教育的学官自成一派,貌似牛哄哄,其实马屎外面光,没有人鸟他们。
学官只负责管理当地的官学,即官办学校。名义上,是生员(秀才)的老师,但是,这种官学,平时往往不上课,每临大考试,秀才们也只是在家用功,在学校自习什么,没人想去找老师。
加上考取秀才的时候,县、府、院三级考试,都是县太爷、知府和学政主持,那个时代,人们只管叫录取他们的人叫老师。所以教授、教谕们虽然名义上也是老师,但却没人买账。秀才都管不了,那么老百姓就更不买账了。
官学又称学宫,跟孔庙放在一起,一年四季不让老百姓进的,老百姓大老粗一个并不知道孔子能有什么用,所以连带着连学宫一并冷落。作为学宫主持人的堂堂县教育局长,也跟着一起被老百姓冷落。
清代中期,一个县城的知县年收入只有余两银子,但是由于手中握有实权,掌管这一个县的经济、财政、司法、治安等,油水多得很,故曰‘三年清知府,10万雪花银。’
在县份上自成一个体系的教谕,表面上可以与县太爷平起平坐,但由于没有实权,无任何油水可以捞,年收入只有可怜的40两银子左右。
县里平时考试是不收费的,唯一可以占一点的便宜的只有春秋两季祭孔时案上的猪头,按规定是要孝敬给学官的。
还有一点,一个县的教育局要运转起来,除了两个光杆司令以外,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基层办事人员。以清代的制度,这些办事人员也就是俗称的吏,他们的人员经费国家是不管的,只能地方上自己解决。
这就逼着自命清高的学官们低声下气地去求一县之主的知县大人,讨几文钱来雇人,当然,这点钱还远远不够。事情已经到这个份上了,学官也放下面子,捻着胡须,动起了歪脑筋。
首先,政府按惯例每年都会下拨一些粮食给县里考核优秀的廪生,相当于现在的助学金。发多少,标准是什么,全由学官们说了算,就会扣一部分。
其次,每年选拔廪生的考试,学官也可以相应的操作一下,获取一部分经济收入。有清一代,大部分地区的廪生其实都是不需要资助的当地官二代、富二代。
第三,以前说过,明清代的读书人要参加院试考秀才的话可不是像现在这样凭准考证就可以了,需要有两个老秀才做保。如果实在找不到的话,教育局长--教谕大人也可以担保。久而久之,这成了学官们一项稳定的工资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