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互联网时代侨乡坂东快讯上线

坂东镇全景坂东人黄乃裳开埠的诗巫全景坂东镇在哪里?为什么要上线“坂东快讯”?为了解释这个问题,让我们大家,首先到闽清县的坂东镇,来个“一日游”。从闽清县城出发,沿省道驱车向南,半个小时就到了坂东镇。 坂东镇,又称闽清六都,是马来西亚诗巫“新福州”开埠港主黄乃裳的故乡,原名闽清县永宁乡居仁里,后因坂东镇文定村学子许将考中状元,宋代皇帝依例为闽清县封都,居仁里位列第六,故称闽清六都。定居于此的百姓,或耕读,或渔樵,或商贾,民风纯朴,人杰地灵。悠长的历史蕴育出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古镇。      地处闽浙古驿道通衢大道的坂东镇,地理位置重要,闽中莆仙、闽南泉漳厦和台湾学子大都经此,再经闽候、古田、南平、建安、建阳,而后从浦城翻越仙霞岭出省到浙江省的江山,通过那里的驿道前往衢州、兰溪、梅城、桐庐、富阳、杭州(临安、南宋都城),然后在杭州沿京杭大运河轻舟北上,前往汴梁(开封、北宋都城)、北京(元、明、清都城)。因此,唐朝末年以来,就有大量北方富户南迁移居坂东镇,繁衍后代,并在当地建起宏大的中原风格的民宅和寨堡。目前依然完整保存的有全国最大单体结构古民居宏琳厝、全国最大群体结构古民居四乐轩、福建规模最大的寨堡古建筑岐庐,闽清“十八坂”发源地芝田宫、为纪念黄氏入闽始祖黄敦而建的六叶祠、为纪念张氏入闽始祖张睦而建的张氏宗祠百忍堂、为纪念许氏入闽始祖而建的许氏十一公纪念馆。   不唯如此,旧时僧师也喜欢在坂东镇卜居。闽清旧县志记载:南宋时闽清大旱,祖籍闽清的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当时已移居海南岛今海口市,闻讯回闽清在坂东镇的柯洋山之巅,筑坛祈雨,缓解了旱情。当时闽清人黄师雍(官至监察御史)予以极高评价:“真人(白玉蟾)祈雨柯峰顶,玉池金露浇满园;夜梦故里稻禾香,何时万里许还家?”据南宋状元郑性之(今闽清梅溪镇石郑村人)记载:白玉蟾离开闽清后,江苏徐州徐、赵、薛三人,不远万里入闽寻白玉蟾,久寻不见,便运土于闽清六都柯峰绝顶,在白玉蟾筑坛祈雨处,修建柯洋仙阁。目前坂东镇的柯洋仙阁依然保存完整,中祀徐、赵、薛三位仙人。仙阁有大石,上有仙人脚迹,乡人祷者中元尤盛。事虽近巫,但流传已久,或亦好事者撰之,以与巨灵擘华,夸娥负山夸耀欤。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年,坂东镇湖头村学子黄乃裳,率乡民及附近福州十邑乡亲下南洋,在马来西亚砂拉越洲拉让江畔的诗巫,开垦荒地,种植粮食,砍伐橡胶,发展航运,在远离家乡千万里的异国他乡,建起海外“新福州”,被当地封建君主册封为诗巫“港主”。目前诗巫与坂东镇结为姊妹,共同协调发展。今天的诗巫,人口已达25万人,90%以上是坂东人后裔和福州十邑乡民后裔,年7月9日坂东镇遭遇特大洪灾侵袭时,诗巫人纷纷捐款捐物,帮助诗巫“新福州”港主黄乃裳的故里,度过难关。在坂东镇的所见所闻,使人们深深感受到,开拓进取始终是坂东人的主旋律所在。面向新世纪,坂东人的这种开拓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扬。他们根据自己的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坚持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并举,陶瓷、箱包、商贸三业并进,走富民强镇之路,不但取得年抗洪救灾斗争的胜利,灾后重建步伐也有条不紊,进展神速。如今,坂东镇群山环翠,绿草如茵,花果飘香,新姿焕发,前景广阔。今天的坂东人遍布全国和全世界各地,为了对接互联网时代,让地处海角天涯的坂东人适时了解家乡的动态,适时了解坂东人在家乡胼手胝足、筚路蓝缕的奋斗情形,上线“坂东快讯”等一系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696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