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德清11月19日消息(记者曹文君通讯员王钰涵沈宇翔)眼下,在浙江省德清县洛舍镇东衡村鱼菜共生数字化工厂的蔬菜大棚里,工人们正在对番茄进行吊秧绑蔓作业。通过采用高科技现代化复合生产方式,一株株翠绿的番茄秧苗长势喜人。项目负责人高源告诉记者,已经投产的一期蔬菜工厂共有三个蔬菜大棚,以樱桃番茄,水果黄瓜等果菜产品为主,同时还培育高品质生菜、芝麻菜等叶菜产品,日产蔬菜可达斤。这些产品在经过统一的包装后,将在周边地区进行销售。
据了解,所谓鱼菜共生,就是将“工厂化养殖”与“无土栽培”两者结合。水里养鱼,水面上架浮床种植蔬菜,形成鱼菜共生的氮磷养分循环。与传统种养模式比,这种新模式既脱离了土壤病害,又有精准的水肥控制,种植和养殖的产品更健康。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水产品10万公斤,蔬菜40多万公斤。
在水产养殖领域,“智慧渔业”的声音也越来越响亮。“你看这里有条黑鱼,我们可以把黑鱼引到一个主要位置,然后进行投喂……”近日,禹越镇三林村养殖户陈建坤,向记者熟练地演示了他的养殖好“帮手”——“数字鱼”的操作要领。
禹越黑鱼养殖已有20余年历史,是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去年,三林村和浙江大学数字乡村研究中心合作,研发了智能“数字鱼”。“数字鱼”全身金黄,身型娇小,全长不超过50厘米,呈椭圆形,酷似一艘小型潜水艇,身上还搭载了各类传感器,可实时检测鱼塘的溶氧度、ph值,检测水温等。
“它其实是个水下智能机器人,通过身上搭载的视觉识别系统,快速对农庄内20余亩的黑鱼塘进行日常检查和管理。”陈建坤说,黑鱼养殖对水环境要求较高,过去主要是靠着经验进行养殖,很难对水下的黑鱼进行观测,如今有了“数字鱼”,既直观,又方便。
如今,在德清,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加速与农业深度融合,智慧农业发展按下“快进键”。乾元镇城北村农户邱建林用上了无人驾驶插秧机,依托北斗定位系统,可以实现田间自动插秧等无人作业。新田农业利用肥水一体化系统,精准控制肥水的灌溉利用,节水节肥近20%。德清绿色阳光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布设了物联网系统,实现对大棚空气温度、湿度、土壤等自动监测和调控。
据悉,作为全国数字农业试点县,近年来,德清大力推进“智能农业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让农业从靠人力、靠经验向靠数字、靠技术转变。目前,全县已建成10个数字农业示范园区、个数字应用示范园、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同时,围绕水产、粮食、早园笋等6大特色产业开展智能管理建设,不断完善数字农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