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长三角自驾游,在浙北路过一个不怎么起眼却很值得一游的江南古镇,有着五花八门的小吃和千年历史的特产。最为特别的是,在这座默默无闻的水乡小城里,我发现了一条“古董地摊街”,就挺稀罕的。因为一路南下开车过来,这样价值不菲的“配套设施”就算乌镇、周庄、同里、甪直等几个江南名镇上也不常见。
这里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新市古镇。
刚好赶上周一,按理说这个点儿算是旅游淡季,但是新市镇上游客却来往颇多。这里的风光与大多数江南古镇类似,小桥流水古韵悠长的,各类商铺林立在水岸边,板搭门与不锈钢窗框组合并存,里面装的是小吃铺子、绸庄、咖啡馆,特产店……能感觉出岁老镇所蕴藏的那份神秘悠远,但景色也没有超乎预料之外,直到——
直到路过西北侧的水街,岸边突然就变得热闹起来,眼前的青石板路上赫然拉开了一条长龙般的地摊——哇!这里居然有个“跳蚤市场”。
支棱着好奇心凑过去看,原来是一条古董地摊街,摊子上售卖的大都是零零碎碎的古玩把件、银元手串、瓷瓶瓷罐,也有零星的“散户”将摊位安置在古镇北侧的廊檐下。
大家彼此看起来大都熟识:有的卖家会用方言如常地打着招呼,偶尔聊一下今天的收成,买家也大多都是当地口音,很多人来“捡漏”,看样子这个小集市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
当然,这里的摊主并不都是新市本地人,也有个别的是常居德清的“湖漂”。每到周一,他们就会卷着“褡裢”来到这里。一打开布卷儿,全是宝贝:清朝的铜钱儿,民国的银圆儿、民窑的瓷碗儿,还有一些玩意儿和摆件儿,更多的是木珠手串和女孩子们喜欢的项链首饰。
坐在石阶上跟其中一个摊主攀谈几句,发现他并非德清本地人,而是我熟悉的北方口音。
我随手捡起一只小瓷碗,问他: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他一副习惯了的样子,眼皮甚至都没抬一下,面不改色地跟我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很多事情啊,信则真,不信则假。你说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呀?清朝的时候还有仿宋的瓷器呢,但这瓷器搁现在它就是“真”古董了不是。什么叫古董,年头长了的东西都叫古董。所以古玩没有论真假的,只有老的和新的。买到老的就是捡漏,买的新的就当工艺品玩玩呗。咋招你还指望百八十块就撞大运啊?就算把大运塞你手里,你也得认头才能碰得上啊是吧?
哎哟嘿你还别说,生意人没有个两排伶俐齿,三寸不烂舌还真不行。
忽然间觉得,这能说会道的本事本身就是带在身上的“手艺”,有了这手艺,卖啥都灵。这一通大道理整得五迷三道的,竟然给我说动了。不过最终我还是没买那个小碗——主要是太贵了我也买不起——我就只花多块钱买了枚“袁大头”,一直收藏到现在。
在座如果有“懂”的老师,帮忙鉴定一下,这银圆是正品还是高仿的?
当然,赝品也没关系,也不觉得意外,主要买下的那一瞬间这真假之事就已经置之度外了。本身就是大义凛然掏的钱,咱从从容容地吃亏,也坦坦然然地不遗憾。[手动嘴硬]
好了,接着聊正事儿:
我又问他:为什么要来到这么一个“小镇”上做“小”生意?
他说:早来啦!现在全家都在浙江,定居很多年了,也早就习惯了这里的水土,一时半会儿不打算回去了。祖上有人干这个,学了点儿手艺,出来赚点体己。
我问:这摊儿生意好不好?
他说有时候特别好,有时候几天都不开张。“这行讲缘分,如今这年头靠它发财是没希望的,糊口倒是不成问题”。
江南回来之后,我忽然想起了什么,于是又有致电新市古镇景区办公室。工作人员说,这条古董地摊街每周都会小小地出现那么一下子。因为镇上本身就有很多文玩店,每到周一,人们会把店里的“漏”们摆在外面,等着有缘人来捡走。呐,就算是一个小攻略送给大家吧,有兴趣的小伙伴如果赶上了,捎带着可以去逛逛玩玩。
关于此次新市古镇的游记,写到这里差不多就告一段落了,但又觉得好多话都没讲完。在浙江,大多数的水乡古镇都已历经千年,石桥、木船、清茶、绿苔……似水年华浸染着这里的一切,将空气变得朦胧,所以很多游客会觉得,到“梦里水乡”里走一走,是一种远离都市喧嚣的“避难”。最初上路的时候,我们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来到新市我才突然发现,江南古镇并不仅仅是一处景区,还是一个个的小社区,街景鲜活灵动,人文柔和温润,有别开生面的乐趣,有独一无二的烟火气。
当一些老城重建的景区将古风遗韵“刷”成千篇一律的基调时,新市的时光仍在自然地流动,它是“活”着的,且自得其乐。它并非一个朝九晚五的“工作单位”那样一下班就把那些明清建筑群的生气都干巴巴地锁进铁栅栏里,这里的日和夜都拥有着同样的呼吸,质朴但不“做”旧——我对江南古镇印象的改观,从这里开启。
当生活在行走的时候,江南的风光也在行走。对于游客来说,它们是一个个观光赏物的风景区,但是对于新市镇上的人来说,这里是家乡。“家”人平日在这里起居,周末节假日的时候,中小学生会搬着画板到这里来写生……或许,古镇存在的意义并不仅仅供人“逃避”,更可以将它们和生活融入到一起。
下个系列文章预告:南浔古镇游记及全攻略(约15篇、5万字),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