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征话永清之品味永清歇后语文旅廊坊

武老师其人

瑞征是永清县知名民俗学者武瑞征老师,他现为廊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廊坊市方志学会副会长,从年开始,他用17年时间来收集、整理,研究永清的历史文化,为了增强家乡人民的文化自信,他通过“瑞征话永清”系列节目把他的研究成果和大家做一分享,希望大家通过我们的栏目,更加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本期内容介绍

歇后语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非常富有智慧和极具生活化的一种语言形式。歇后语通俗易懂,幽默形象,还有着丰富的寓意,你知道永清都有哪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吗?欢迎点击收看本期节目,一起来听瑞征话永清。

黄家柳子卖柴火的——不吃饽饽净吃菜

清初时候,南大王庄有一个姓黄的旗人,在永清跑马圈地种柳树,逐渐成了村,叫黄家柳子,也就是后来的黄家堡村。因为有柳树林,所以才会有卖柴火的。这个歇后语说的就是当时给黄家看柳树的一个老头儿,带着小孙子去信安卖柴火,卖完之后,小孙子看别人都在饭铺吃饭,小孙子就馋了,也想去,就和爷爷说:“爷爷,我也想坐饭铺。”老爷子一想,“我这一辈子也没进过饭铺,反正这回卖柴火卖的钱不少,要不就坐一回?”于是爷俩儿就走进了饭铺,也不知道点什么菜,于是指着旁边一桌说:“就跟他们点一样的就行!”

等菜上齐了,店小二问老人点什么主食。老人问:“这桌菜多少钱啊?”小二回答之后,老人一听,卖柴火的钱刚刚够菜钱,已经没钱再点主食了,于是老人就说:“我们吃菜就行了,不吃饽饽了!”从此之后就留下了这个歇后语。

这个故事虽然有点心酸,但是也包含着一定的教育意义。首先,不要不懂装懂,其次过日子要懂得统筹规划,细水长流。

王庄子耕地——挨着吧

这个歇后语的主角是永清县南甄庄村的人,“王庄子”指的是霸州的王庄子村。

在过去南甄庄村人多地少,而王庄子正好相反,地多人少。

年前后,三年自然灾害刚结束,本来就地少的南甄庄村人不得不到处抢荒,种荒地。霸州的王庄子与南甄庄村的村民一直关系不错,于是就请南甄庄人到自己村种地,也不收费用。

就这样种了一年之后,到了第二年,南甄庄村人又去王庄子种地,其中有一个人特别粗心,居然忘了之前自己开荒的地在哪了,他看见旁边有一个王庄子的农民在耕地,就问:“你旁边的地有人种吗?”那个人说:“没人种。”这个人就说:“那咱就挨着吧。”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歇后语——“王庄子耕地——挨着吧”。

这个歇后语的寓意在于告诫后人,做事要细心。

南门的村长——小孩儿

这个歇后语中的“南门”指的是后奕镇南边的南门村。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时候,日伪经常向老百姓征粮派役,到解放战争的时候更是经常到村里抓壮丁。这个时候的村长,是个苦差事,所以没有人愿意当。于是南门的老百姓就想了个办法,假装让一个小孩儿当村长,以这样一个方式来敷衍、应付,于是就有了这个歇后语。

后来这个歇后语的寓意在于调侃年轻人不懂事。

除了以上这三个歇后语外,永清还有很多的歇后语,比如“娘家客——候候儿”“没赶过后奕集——没见过大阵势(镇市)”“姜志营的吵子——您等等儿”“第七里的萝卜——心里美”……几乎每一条歇后语,都有它独特的寓意和价值。

歇后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老百姓喜闻乐道、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在这里我们也希望这种充满中国式的幽默不要被人们淡忘,而是能够流传下来,使我们的语言文化更为丰富。

来源:永清融媒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03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