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英国工程师,在超市的转角偶遇了一位中国女子,这个女子脸上总是挂着和煦的笑容,就像春日的阳光温暖着他的心。
这两个不同国籍的人通过肢体语言交流,从相识到相爱,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位男士比女士大了30岁,让女士的母亲感到十分困扰。
随着他们感情的发展,两人面临了男士被调回国的命令,他们该如何抉择呢?
相识他们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7年前。当时,全球化的推动使得多种文化相互交融。
人们之间的跨国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因此我们国内的家庭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女婿或男婿,这也使得生活更加的丰富。
位于浙江湖州的德清县,下面有个叫武康的江南小镇。
小镇上有很多超市和小店,而这个姑娘方琴正是其中一家超市的员工。她正在忙着将新货的牛奶上架。
正当她全神贯注地工作时,一个身高cm的男子站在她身后。这是个长相英俊的外国人。
他从背后拿出一张纸条,有些害羞地递给了方琴。然后他挠了挠头,指了指纸条,示意她看一下上面的文字。
方琴还没来得及打开纸条,他就灰溜溜地走开了。方琴感到非常困惑,这个外国人到底想干什么?于是她忍不住好奇,打开了纸条。
纸条上写着:“我叫嫖客,你的眼睛很漂亮,你的微笑也很美,但你的扬声器我不太喜欢。”看到这些,方琴呆立当场。
方琴觉得这个外国人简直是个流氓,表面上彬彬有礼,却敢公然搭讪,但其实她并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外国人。
他们初次见面是在半个月前,当时也是在牛奶柜前,男人穿着同样的衣服。
方琴并不是浙江人,她来自安徽的一个农村。她家境贫困,早早便开始外出打工。
多年的劳累使得她的皮肤变得粗糙,甚至有些发黑。30岁的她只有小学学历。
经人介绍,她到了一家超市,干起了推销牛奶的工作,这是她为数不多的工作机会,为此她格外的努力。
那天是周末,她拿着牛奶站在一旁,向人们讲述喝牛奶的好处,但没什么人理会她。
这时,一个高大的外国人来到了她的专柜前,犹豫地看着柜子里的牛奶。
没过多久,他就开始挑选自己篮子里的牛奶。方琴看到这个难得的客户,心想这不是自己送上门的机会吗?
她走过去,可是在接近他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根本不会说英语,只会一些小学时学的简单问候语。
她挥了挥手,尴尬地说了一声“嗨”,这个外国人也非常有礼貌地回应了她。
她这个月的业绩还未达标,所以这个机会一定要抓住。为了吸引这个客户,方琴使出浑身解数。
她用尽一切方式表达,比划着询问这位外国人是否想要喝牛奶?然而这位外国人非常淡定,根本没有理解方琴的意思。
就这样僵持了几分钟,方琴无计可施,于是直接将一袋牛奶放进了外国人篮子里。
看到方琴放进自己篮子里的牛奶,外国人只是定定地看着。因为他的妈妈嘱咐他多喝牛奶,所以才来买,而方琴多余放在他篮子里的牛奶,应该是喝不完的。
然而这位外国人并没有将牛奶拿出来,而是摇了摇头,无奈地离开了牛奶柜。这个举动让方琴很是开心。
而且让方琴意想不到的是,在往后的日子里,这位外国人定期都会到她的专柜购买牛奶,一买就是十包。
只买她一个人的牛奶方琴非常高兴,觉得自己捡到了大便宜。这样的“唯粉”可不多,而且一买就是十袋。
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外国人还是会来,但方琴却对此产生了很大的疑惑。他每次都买那么多牛奶,能喝得完吗?
他每次都单独来,应该是单身,但每次都直接拿走十袋牛奶,如果不是傻的话,为什么要买那么多呢?
后来方琴休班的时候,这位外国人又来买牛奶了。这次接待他的是方琴的同事,同事给他讲解了半天,然后他直接问方琴去哪了。
同事比划着告诉他方琴休假了,这位外国人似乎明白了,他直接转身离开了,也没有买牛奶。
同事把这件事告诉了方琴,并调侃说这位外国人可能对她有意思,所以才会来买牛奶。
方琴并不赞同同事的看法,因为她的相貌并不出众,加上经常工作导致皮肤变得黑黑的,手也很粗糙……
然而,在内心深处,她也存有一丝疑问,于是她请了一天假,专门观察这位外国男子的行为。
果然,他来到牛奶柜前,四处张望,无论别人如何向他介绍牛奶,他都没有买一袋。
这个行为让方琴确定了他的不良企图,直到半个月后,男子将一张照片递给方琴,照片上是一座桥。
上面用碳笔写着“在这个地方见面”,背面还画了一个时钟,标注着一点半。
方琴一看到这张照片,不禁被老外的可爱逗笑了。看起来,这个老外是想要和她约会。
方琴觉得这不妥妥的电视剧里的桥段吗。
虽然她觉得老外有点幼稚,但考虑到他是个重要的客户,方琴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再加上只是见个面而已,于是她去了。
然而,方琴的想象完全错了。她来到小桥边,却发现老外早早就在等候了。看到方琴的那一刻,老外喜出望外,直接拉着她走。
二人的初次约会老外告诉方琴,要带她去他在中国的美国友人家做客。无论是行走还是上楼梯,老外都紧紧拉着方琴的手,生怕她会走丢。
在美国友人家里,他准备了西餐。知道方琴习惯吃中餐,老外意识到她可能不太喜欢吃,所以她没有吃多少。
看到方琴不怎么吃东西,老外格外担心。他觉得不好好吃饭会很痛苦,于是一直催促方琴多吃。
但是方琴实在吃不下去,老外焦虑不安,像火上烧的蚂蚁一样不停转悠。最终,他决定帮助方琴改善伙食。
他告诉方琴,改天要邀请她去他家做客,届时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他担心方琴太瘦,不健康。
听了这些,方琴终于明白了老外的意图,感到非常感动,并微笑点头表示同意。
在老外的美国友人家,方琴彻底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她意识到中外文化差异,之前的疑虑是多余的。
果然,老外遵守了对方琴的承诺,邀请她去他家做客,并为她准备了丰盛的美食。
这次,为了更好地交流,老外还找来了翻译。翻译向方琴介绍了这个老外。
原来,这个老外的名字并不是“嫖客”,他叫约翰,是英国人,一家技术公司的工程师。
因为工作需要,他来到中国,并被分配了技术任务。约翰第一次见到方琴时就被她吸引了。
他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女孩,他觉得方琴的皮肤在阳光下最为健康,还有她闪烁的眼睛,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样。
她的笑容治愈了约翰工作带来的疲劳,他觉得他喜欢这个女孩,可以选择不和她交往,但内心却想要表达。
约翰在很多年前和前妻离婚,这些年也一直未再婚,与方琴相差30岁。
当方琴问起“嫖客”一事时,约翰解释道那是手机翻译软件的错误,这误会可大了。
他连忙道歉,表示并无冒犯之意。这些举动让方琴完全放下了戒心。
最终,方琴敞开心扉,讲述了自己的不幸经历。她已经三十多岁了,之前曾经有过一段婚姻。
由于早早结婚,她一直受到男方家庭的轻视。加上没有好的工作,她的生活费用只能靠男方家庭支持。
不仅是公公婆婆,就连前夫也对她冷漠。虽然没有家庭暴力,但每天都是恶言相向或者冷暴力,给方琴带来了很多委屈。
终于有一天,前夫的一句话让她彻底崩溃。他告诉方琴,既然她自己吃自己住,就去她父母那里要钱,否则就饿着吧。
听到这番话,方琴毅然决定离婚,开始独自在这个小镇努力谋生。
被迫分离正当方琴讲述过去经历的时候,约翰从兜里拿出一把钥匙递给她,那是他家门的钥匙,毫不顾及身边的翻译。
约翰让翻译转达他的想法,他说,他们可以永远在一起了。
当方琴身边的朋友还有母亲知道二人的事情后,都极力的劝阻,觉得约翰迟早会回国,而且年纪也比方琴大不少。
而恰逢此时,约翰约到了公司的通知,让他赶紧回公司,这让方琴内心难过的同时很是煎熬。
正当她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她接到了约翰的电话,约翰告诉方琴,因为工作妨碍了两人的发展,所以他辞去了工作。
听到约翰的话,方琴感动得几乎要哭出来。她发现这个男人是如此深情而可爱,尽管年纪大,却像个孩子。
约翰了解方琴的担忧,他告诉她,他准备用之前赚的钱开一家咖啡店,两人一起经营。这样,他们的生活会更好。
方琴非常高兴,她慢慢地接受了约翰,与他相濡以沫。逐渐地,方琴的家人也接受了约翰,觉得他勤劳诚实。
每次见到岳母,约翰总会大声的用中文喊着:“妈妈!”
两人于年9月8号正式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在两年后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这也是他们幸福的延续,也祝愿他们的日子可以越来越好。
#优质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