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民间有着许多类似故宫的建筑称之为“民间故宫”,但哪里最像呢?还真是众说纷纭,直到去了福州到了宏琳厝,发现这里称之“民间故宫”最为恰当。
“宏琳厝”是全国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单体建筑,它坐落于福州市闽清县坂东镇新壶村,有着多年历史,它始建于乾隆年间,由药材商人黄作宾始建,至其子宏琳全部落成,前后历时28年,有着民间故宫之称。
朋友说到宏琳厝还以为就是普通的古民居,到现场才发现它真的非常大,而且由俯瞰图上看,就像缩小版的故宫,这里也是“康熙王朝”的取景地。它占地1万多平方米,共有三进院落,每一进建筑均为五开间,房舍错落有致,厝内廊回衢转,第一次走就如同迷宫一般,不管是楼上还是楼下都四通八达。
从入门的开始的建筑就有着讲究,古时有钱人的房子是不会随意让人走到门前,在两侧的入口就有仆人守门。在建筑上也有着各种讲究,雕梁画栋,是一座一次性设计、一气呵成、整体结构精巧的民居建筑。只是目前已经无人居住,各个房间也是空空如也,如果只是来参观只会感觉非常大,而无法了解它的历史。有着导游讲解好似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带入感强烈。
第一进依次为虎头门、屏门、天井、环廊、正屋,环廊外侧为私塾院落,在这里据说如果从正门进入,一定要右边门进入出也要同一个门,“人们居多从迎面右边进冥弄出入,左边进冥弄仅供棺材抬出来时用”。一进主要是黄家的小字辈居住,黄氏族人遵循着中华民族“长幼有序”的伦理规范,居住上也分得井井有条。
第二进屏门后为天井,天井前为廊道,左右是书院,天井后侧为正屋,一进二进院落之间,有一条横街相隔,横街中间有甬道,横街两端为下马间,这里主要是黄家的中坚一辈居住。第二进入口当中正上方所悬挂的一块匾额庄敬日强,为宏琳厝后人黄开绳的至交所题。
第三进与第二进模式一致,但第三进的建筑要比一进、二进高大雄伟,厅堂宽敞明亮,装饰更考究,这里是由黄家的老字辈居住。第三进大厅当中正上方所悬挂的一块匾额,是清朝咸丰皇帝(一八五九年)赏赐的三道圣旨组合而成。
小姐楼则是单独的院落,一眼看过去就有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好似看到落寞的小姐依窗而坐。仆人自然是住在最外侧的房屋里。
宏琳厝在设计上非常的细腻,每一进之间有着雨亭,就是中间过渡地段的建筑,如果起火可以推倒雨亭的建筑,可以止火,在这里还设有47口窨井,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就近取水灭火。由于下水道互相贯通,水就会根据人的意志,直达救火前沿。除了雨停,这里还有着防火墙,它也称为马鞍墙,是流行于福州地区建筑风格的一种封火墙。
厝内排水通畅,地气干爽;每根柱子都用础石垫起,防止潮湿上行和虫蚁侵蚀。而且抗震性能强大。这里的防匪体系也非常严密。房屋东南角和西北角各建一座“兔耳”(铳楼),可以窥视整座大厝四个方向高墙以外的动静;外横厝外墙顶与屋檐之间留有“城槛”,用于射箭、打枪、投石;万一大门被攻破,内部还有道道防线,墙根布满备用绊脚绳和突袭的洞孔,横街里还安置了“郎机炮”,炮眼正对街口。
宏琳厝非常之大,共有大小厅堂35间、住房间、花圃25个、天井30个、水井4口……不过这里在年7月,受台风“尼伯特”影响,宏琳厝毁损严重,倒塌土墙达15堵,倒塌房间多达多间。现在看到的宏琳厝是修复后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