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入选语文课本的《核舟记》,细致地描写了一件核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
核雕,即利用植物的果核进行雕刻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河北省永清县,核雕艺术长盛不衰,近年来,核雕产业更是帮助当地村民走上了小康路。
“核雕之乡”美名扬
记者近日走进永清县别古庄镇核雕作坊时,工匠们正在制作核雕。一件件作品小巧玲珑、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
“一方面,永清的核雕工匠深谙传统文化,在佛像罗汉、民俗祈福、动物花卉等传统题材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核雕工匠紧跟时代脉搏,创作了一系列洋溢着时代气息的时尚作品,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永清县文旅局党组书记田光明介绍说。
早在20世纪70年代,永清核雕便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形成以别古庄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区的庞大产业。如今,这一产业已成为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随着文玩热的兴起和网络销售的推广,永清核雕销量不断增加。为了提高永清核雕的知名度,该地打造了核雕文化园,将核雕生产、销售推广、文化传播、艺术培训和旅游集于一体。
文化园占地50余亩,为多家优秀核雕企业、工作室搭建了集中展示平台,并建立打造了“艺宝文玩”网络销售平台。
今年7月,永清县在核雕文化园内举办了第一届核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记者看到,展馆内陈列有各种核雕代表作品,还有著名核雕艺人荣获的各类奖项,以及雕刻工艺现场展示。
目前,永清县已有多家核雕企业,从业人员4万余人,年产值约60亿元。永清核雕占全国核雕80%的市场份额,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3月,永清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核雕之乡”称号。
家门口就业有保障
核雕产业大大地促进了永清当地居民的就业,为他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长久以来,核雕工以男性居多。但近年来,女性核雕工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今年30岁的张雪,就是别古庄镇五龙工艺核雕厂的一名核雕工,已经入行5年。
由于空间微小,核雕的人物开脸,需要掌握高超的雕刻技巧。张雪花了4个月时间,终于掌握了开脸的技术,之后逐渐能够独立完成作品。“现在不用出远门,每个月就能赚七八千元。”张雪高兴地说。
而技术精湛的技工,月收入能达到近两万元。
永清县很重视核雕技术的传承,通过工厂式或工作室式师徒传承、家族式传承和学校式传承等方式,培训了大量的农村妇女和剩余劳动力学习核雕技术,促进他们在家门口就业。例如,半截河村的朱俊荣组织了妇女核雕培训班,徐晓芳创办了珍艺工艺美术培训学校……
“核雕产业在原料供应、创作、生产、销售、培训和文化传播6大板块中,都有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销售和文化传播方面,尤其需要人才。”田光明说。
“互联网+”促销售
“永清核雕历史悠久,规模也比较大,但长期以来多数核雕艺人只是默默无闻地从事着创作,商家也仅是守着实体店,这会制约销路的进一步扩展和品牌影响力的扩大。”永清县委宣传部主任科员张玉宇说。
从年起,越来越多的永清核雕商户开始尝试利用网络平台推广和销售产品。目前,核雕文化园入驻的实体商户中,有多家做直播电商。
“大多数商户选择下午6点到凌晨做直播,也有个别商户24小时不间断直播。”核雕文化园负责人李春明介绍说,永清各种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占全县核雕总销售额的70%以上。
为进一步引导核雕产业步入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别古庄镇正按照4A级旅游景区标准,谋划打造“核雕艺术小镇”,进一步叫响永清核雕的品牌。同时,大力推进“互联网+”,不断完善电子商务,拓展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条,为核雕产业的持续繁荣发展提供支持。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