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武清区武清这俩个字的由来吗

武清素有“京津走廊”、“京津明珠”美誉,是京津冀三省市的交汇点,是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核心区和桥头堡,是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之一。著名景点有:大黄堡湿地、佛罗伦萨小镇、凯旋王国、永定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等。那么大家都知道现在的美丽卫星城——武清区。武清的来历吗?那么小编就揭开武清名字的由来。

武清溯源的“泉州县”、“雍奴县”建置于哪个朝代,一般都说是建于西汉。这些普遍的说法和文字介绍,大多援引自《武清县志》(年版)所记载的内容:“武清,古为泉州,汉泉州、雍奴二县之地。”“[大事记]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年),武帝刘彻置十三州,始改泉州为县。”这些记载依据的是清乾隆七年(年)《武清县志》中的记述:“武清之为邑也,秦以前未识何名,稽诸史册,盖汉泉州、雍奴二县地也……”所以,对于武清县的由来,现在一般认为是源自西汉初建置的“泉州县”和“雍奴县”。但据马国强老师说,在研究武清地方史志的过程中,他翻阅了很多史料,查找到了一个更为精确的结论。武清古称的“泉州县”真正建置于秦代,而非现在广为引用的建置于西汉。“泉州”作为县制,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年,比现在普遍认为出现于西汉武帝元封五年要早出年。

“武清”二字取武功廓清之义。何谓“武功廓清”?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自唐朝开元初年至天宝元年,是唐玄宗李隆基(唐明皇)创建的盛唐时期。在此之前,武则天掌政,雍奴县及幽州(北京)广大地区,常受到塞北契丹族、突厥族等侵扰,连年战乱,百姓无安宁之日。27岁的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改革武则天时期的种种弊端,一面加强边塞的防御力量,用军事功绩去摧陷廓清,荡涤邪恶,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一面发展生产,疏浚运河,使我国南北经济大动脉畅通。江南的稻米、丝竹、茶糖及百物经运河于海上运到天津,再经潞河、蓟运河运抵幽州及边塞重镇。同时,塞北的耕牛、战马、皮革、药材,雍奴县盛产的鱼、盐、铁、枣、栗、缯布等也源源不断地运抵京城长安和江淮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本地区汉民族与边塞少数民族的和睦相处。这一盛世长达40多年。大诗人杜甫在他的《忆昔》诗中描写道:“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男耕女桑不相失”。意为官仓、民仓都很丰实,国泰民安,远行千里不带寸兵。

天宝元年,唐明皇彻底废除了全国十大边镇的都督府和大都督府,新设置了集军权、政权、财权于一身的节度使。是年,朝廷规划区域,把全国一百多个不稳定的县名重新命名,雍奴县更名武清县。自此,武清县名一直沿用下来,直到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武清区。

在武清历史脉络中,出现最早的村落应该是在战国时期的燕国。挖掘到最早的历史遗迹就是泉州故城遗址。泉州故城现如今就在武清区黄庄街城上村北面米范围之内,城上村村名的由来也是因为建在古城之上而因此得名。

武清还有一些古村落基本上都是在西汉时期,随着中原地区的统一,随着社会安定而出现的。比如说,高村镇的中汉村、田户村、兰城村,大孟庄镇的亭上村等等。亭上村村名的来历其实早在秦代就有“十里设一亭”的说法,所以亭上村的起源要更早,可以追溯到秦代。刚才说到的兰城村还挖掘出来了东汉时期的一座“鲜于璜碑”,从考古发掘的角度来讲,就说明这个地方在汉代的时候比较繁华、富庶的村落,规模较大。发现鲜于璜碑是在年,考证出碑设立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也就是公元年。鲜于璜是东汉时期的雁门太守。

清乾隆七年()《武清县志·河渠》载:“邑名雍奴,本泽国也。东有白河,西有永定,凤河绕其北,三角淀汇其南,其间支流、小淀不可枚举。”这就表明了,武清曾是一个水资源十分丰沛的地区。《辞海》中解释说雍奴薮后名三角淀,明代的时候周围仍有二百余里,清朝时逐渐淤废。其实,从根源上说,三角淀只是雍奴薮九十九淀之一,如同苇淀也是九十九淀之一一样。其后来所以代指为雍奴薮,应该是因为它本身比较大,而且又在武清县境内的缘故。武清区除了运河,还有永定河、龙凤河流经境内。许多村庄也是沿着三条河而建。先说这条北运河,它是指从通州以下到天津三岔口的这一段运河,自北向南流经武清中部62.5公里。这一片水域原来是一条自然河道,后来经隋朝、元朝三次拓浚和历代整治,成为沟通南北漕运的人工河道。永定河,上游是桑干河,桑干河是海河的一条支流。永定河在历史上还被称作治河、浑河和芦沟河。旧志称它“忽东忽南,或分或合,支派虽多,崩溃尤甚”,所以前人称之为“无定河”。到清康熙三十七年(年),经过疏河修堤后水患减少,康熙帝赐名“永定”,这条河的名称这才固定下来。最后再简单说一下这条龙凤河。在武清提起龙凤河,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总的走向上看:龙河由西向东,凤河由北向南,在泗村店镇交汇,称为龙凤河。凤河基本在武清境内,而龙河从北京贯穿廊坊才到武清。龙凤河从交汇处分成两支:北支线经武清开发区、大碱厂镇南、曹子里镇北、大黄堡镇域南、上马台镇域东北,最终向东南汇入东丽区的永定新河;南支线(龙凤河故道)过东蒲洼街西侧、豆张庄镇西柳行村向南,再向东穿国道(建有“龙河桥”),经黄庄街老米店村汇入运河。在历史上,龙凤河对武清功不可没,从汉、唐乃至辽、金,沿河村镇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01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