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人说:寻梭寻艺,走运走心
这是第十一年寻梭之旅
也是传梭博物馆开馆后第一年寻梭活动
都说读懂运河就读懂了中国
发起这次[寻梭之旅]
是为传梭博物馆收集更多梭子及故事
寻梭之旅不止寻梭
我们希望通过寻访这一把把的梭子
看见中国各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和手艺之美
看见那些坚守在乡村的手艺人
看见中国乡村的手艺现存状态
聚合更多社会的力量
推动中国乡村的在地化手工产业发展
这是传梭博物馆要做的事
也是寻梭之旅发起的意义
寻梭第八站:中国核雕之乡永清
与高阳作别,寻梭之旅团队继续沿着京杭大运河,由南及北,溯流而上,抵达寻梭第八站——廊坊市永清县。
永清,由大运河生,也由大运河兴。隋唐大运河,是隋炀帝为东征高句丽而建,为方便集结兵力和管理,在运河之北增设了县,名为通泽县,即现在的永清县。
永清核雕久负盛名,其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是我国规模最大、传承最广的核雕流派,产品占据了全国核雕市场八成以上,有“南有苏州,北有永清”之说。年初,永清县被评为“中国核雕之乡”。
遗憾的是,受台风洪水的影响,寻梭团队未能寻访到核雕技艺,只能前往第二站——永清服装博物馆。
服装博物馆:一部传统服装变迁史
永清服装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服装类综合博物馆,也是河北省首家服装博物馆。博物馆以挖掘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为基础,集中展示现代服饰和国际服饰。
馆内藏品余件,其中包括晚清皇帝云锦吉服龙袍、全世界最臻美云肩、清代黄缂丝万寿如意纹褂等珍贵文物37件。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寻梭之旅的小伙伴们还在博物馆里过了一把“汉服瘾”,男袭襕衫,女穿褶裙,在这样一个充满历史宝藏的博物馆里拍照打卡,岂不妙哉?
后奕宫廷肉饼:舌尖上的非遗
既要寻访寻艺,也要寻食寻味。说起来,寻梭团队也是寻找非遗美食的一把好手。后奕宫廷肉饼是永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是舌尖上的美食。
十几层的肉馅层层叠叠,薄厚均匀,皮薄如纸,两面外皮焦黄,筷子一夹,酥到掉渣。汁水全都锁在肉馅里,一口下去,口留余香。梭友们在品尝后,意犹未尽,赞不绝口!
半聋艺术馆:紫玉留痕,刀笔丹青
固安县半聋艺术馆于年12月10日正式开馆,由著名书画家戴影涛先生创建,是集书画、篆刻、制作紫砂壶于一体的文化艺术场馆。除紫砂壶外,半聋艺术馆也收藏与展示了固安京绣等艺术精品,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当我们寻访到这里时,廊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海光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固安京绣的历史及特色。与此同时,我们还观摩了绣匠们刺绣时的场景,参观了半聋艺术馆中的京绣作品,可谓是精美绝伦。
代老师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既保留了京绣用料考究、图案秀丽的宫廷特色外,还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技艺特点,尤其在设计上更是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梭友们也深深地被“没有玻璃罩”的京绣服饰所吸引,一针一线,短、齐、平、顺,道不尽手艺人的情感。
寻梭下一站,北国江南杨柳青
告别“中国核雕之乡”的永清
下一站,我们将继续沿着大运河溯流而上
寻访素有“北国江南“之称的天津古镇——杨柳青
(大运河新闻)来源:小巷三寻
----------------------
制作曹宇
编校延晨徐蓉
一审桂艳张莉
二审义富肖东
三审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