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我们要跑好几个部门才能把这件事办下来,没想到现在我坐在办公室就能把难题解决了!”昨天,德清县城东邻里中心商场物业公司总经理褚红英在办公室接待了主动前来协调解决问题的武康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一行人。这是3月以来,武康街道第23次上门与辖区内各类管理方面对面沟通交流,倾听意见建议,主动靠前服务。得知物业公司希望改造商场东侧区域,免费为有一技之长的弱势群体设立便民摊位,同时也借此凝聚商场人气,武康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中队长施伟奇当即表示,会协调市场监管、规划、社区等部门,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并承诺在5个工作日内给予明确答复。双方还就摊位设置的具体细节进行了讨论,在激发市场活力和维护市容环境之间寻找平衡点。德清县武康街道作为县城中心,是人口最密集、商业最活跃的地区。今年以来,武康街道研究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法助共同富裕的实施方案,通过分级分类执法、简化审批流程、综合帮一次、首违免罚、公益减罚、轻微速罚、信用修复、结案跟踪回访、社区片管、政商联动“十大专项行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力度简化流程、完善服务、提升效率,持续优化发展“软环境”,以法治护航共富,实现便民惠商提质增效的良性发展。前不久,武康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将一份信用修复通知书送到了绿晶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德清分公司,企业负责人连连道谢。去年,该公司因垃圾分类投放管理不到位而被处罚。企业负责人坦言,影响挺大,相关工作招投标、行业单位评级受限,好在执法人员上门手把手指导“信用修复”。“处罚不是目的,我们希望企业能及时改正,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施伟奇说,绿晶环境的案例不是个例,如今,享受“信用修复”服务的企业越来越多,对处罚满期限、日常监管表现良好的企业进行信用修复,有助于完善“信用+执法监管”场景应用,激发企业经营活力。除了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店小二”,武康街道也切实将城市管理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边角。前几天,接到市民反映,英溪南路沿街商铺油烟影响附近居民。执法队员立即组织社区、房东、商户进行多方协商。如何根治油烟扰民这一“顽疾”?武康街道实行“社区片管”模式,在社区设立服务站点,由辖区执法中队负责管理,接受投诉举报,所辖片区的商户、企业遇到问题第一时间联系“片管”。不到五天,餐饮商铺装上了油烟在线监测仪,居民楼外围加装防噪设备,居民安心居住,商家放心经营,问题妥善解决。城市商圈人潮涌动,餐饮旅游升温回暖,企业生产一派繁忙……武康街道通过真情精准的服务,吹响了拼经济的“冲锋号”。“我们建立了‘政商联动’机制,通过开展‘亲清直通’暖企暖商行动,举办‘亲清’恳谈会,及时了解企业所需,助企纾困。”武康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立说,实施“精简流程”服务,推行“首违免罚”制度,落实“公益减罚”机制,探索“轻微速罚”模式,在一项项创新举措下,城区经济更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