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一会儿,一位身高1米8,长相帅气的外国人快步走了过来,他神神秘秘地给这位女子递上了一张纸条,随后微微一笑,就快步走开了。
接到这张纸条之后,女子愣住了,她打开纸条看了一眼,纸条上写着这样的话,“你好,我的名字叫嫖客,我喜欢你的扬声器,你的微笑点亮了我的日子”。
看到这句话,女子吓了一跳,身边的同事纷纷走了过来,当看到纸条上的内容时,非常的气愤“这老外是怎么回事?没想到平常文质彬彬的,却是一个流氓,怎么还把这样的话打到纸条上送给你?”
为何这位老外会向中国女子递送纸条?他的这张纸条又究竟是什么意思?时间还要回到半个月之前。
方琴是来自于安徽农村的一个打工妹,家境贫穷,已经三十岁,由于长期干活,皮肤显得黑而粗糙,好不容易在超市里找了一个牛奶推销的工作,工作起来非常的勤奋。
一天周末,她像往常一样卖力地在超市推销着牛奶,突然,她发现了一个人高马大的外国人,拎着一个篮子不停地往里加东西。
方琴这个月目标没完成,看到客户绝不放过,虽然她只有小学文化,不会英语,但为了生计,她还是决定试一试,“Hi”,方琴走上前去。
“Hi”,外国人看到方琴也礼貌地回应道。
“你喝牛奶吗?”方琴边比划着喝奶的动作边指向旁边的牛奶。
外国人看着方琴,有些不知所措。
此时的方琴使出了浑身解数,她不断地用手比划着,然后慢慢地说着中文。
这名外国人就这样呆呆地看着方琴,两人就这样进行着“鸡同鸭讲”的状态。
看到老外无动于衷,方琴果断出击,她说“你拿回去尝尝,对身体很好的”说着就把一袋袋牛奶装到了外国人的篮子里。
原本方琴以为老外会生气,想法是“失败无所谓,反正自己努力了”,谁知老外并没有生气,而是摇摇头走开了,这让方琴非常的开心。
让方琴没有想到的是,这名外国人此后似乎真的喜欢上了“喝牛奶”,此后连续一周,老外总是会定点来到方琴这里购买牛奶,一次会买10袋,这让方琴喜出望外,没想到自己歪打正着,竟然找到一位大客户。
不过时间久了,方琴也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个老外每次都是一个人来逛超市,看上去不像拖家带口的样子,一天买10袋牛奶,能喝得过来吗?”
更令方琴感到疑惑的是,有一天方琴休假没来上班,第2天同事告诉他,“昨天那个老外来找你,你不在我给他介绍半天,可他摇摇头竟然走了,这个老外是不是对你有意思呀?”
方琴说道“不可能吧,我长得又不漂亮,怎么可能啊”。
话虽如此,但方琴其实也有所怀疑,“这个老外买奶难道并不是冲着奶去的?真的是为了我买的?”后来方琴为了验证这个猜想,特意请了一天假,结果依然如此,同事不断劝说这位来买牛奶的外国人,可他似乎对牛奶不感兴趣,看到方琴不在,不管别人怎么样劝说,他一袋都不卖,这让方琴觉得老外看来真的是“别有所图”。
超市里的同事都对方琴说“你一定要小心哦,这个老外看上你了,醉翁之意不在奶啊”。
方琴虽然猜到了老外的心意,可她上班是为了养家糊口,老外来不来买奶自己都要继续工作,所以每次这位老外来买奶,方琴还是会热情洋溢的介绍着牛奶,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老外也没有任何表示,每天依然始终如一地购买着牛奶。
直到半个月之后,这位老外突然向方琴递上了这张纸条,看着纸条上的内容,方琴后来有些生气,她说“虽然外国人非常开放,可这是在我们中国,你竟然明目张胆地介绍自己是嫖客,跑到我们的地方撒野,真的是太嚣张了”。
自从看到这张纸条,方琴对老外的态度明显冷淡了很多,可是让方琴没有想到的是过了两天,这名老外又给方琴递来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武康镇最美的一个地方河桥,河桥左上方还标着一个箭头,上面写着中国话“请在这里见面,”照片下面还画了一个时钟,时间指向下午一点半,另外还用一些别扭的中文表明了日期。
方琴立刻被老外的这个图画给逗乐了,这明显是在邀请方琴进行约会。
老外是方琴的大客户,方琴害怕得罪大客户影响业绩,他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一跺脚一咬牙,决定按照照片上的时间准时赴约,她心里想,“毕竟这是大白天,能出什么事,我倒要看看他究竟想要怎么样?”
等方琴到了指定的地点后,她发现自己想错了,这一天,穿着得体的老外拉着方静来到了一个美国朋友家里做客,这个朋友住在高楼,楼梯很陡,上楼期间,老外竟然一直牵着方琴的手,生怕她摔倒。
这是方琴0年来第一次遇到如此精心的呵护,而对方还是这么一个外国绅士,这让方琴感觉自己好像是在做梦一样。
当天,老外朋友做起了西餐,但方琴吃不惯,所以一共没吃几口,老外老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在他眼里挨饿可不是一件好事。为此他不断地劝说方琴“多吃一点,饿着肚子对身体不好”,还非常关心方琴。
方琴则始终坚守着原则,没有吃太多东西。
后来,老外对她说“改天我一定要好好让你吃一顿好的,改善一下你的营养”。
明白老外的意思后的方琴也笑了起来,她内心非常的感动。
这次约会之后,方琴对老外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她知道老外不是坏人,自己可能想歪了。
不久后,老外信守承诺,约方琴到家里做客,为了方便交流,老外叫来了自己的翻译,让翻译给方琴介绍起了自己的情况,这时方琴来更知道老外的情况。
眼前的这个英国人叫做约翰,是英国一家技术公司的工程师,因为业务需要,约翰被派到中国负责技术。当他第1次看到方琴的时候,他就被方琴健康的肤色和脸上的深深地吸引,他觉得方琴的眼睛一眨一眨的似乎会说话,笑起来特别好看,对方琴一见钟情。
约翰几年之前和妻子离了婚,多年来一直单身,他之前递上的“我名字是嫖客”是通过翻译软件翻译的,他没想到软件翻译得不精准,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当得知自己翻译的错误时,约翰也很羞愧,连声对方琴说抱歉。
约翰比方琴大了0岁,方琴其实也有一段过往,她结婚很早,丈夫一直瞧不起她,两人一起生活了十年,期间方琴一直默默忍受着丈夫的冷暴力。
有一天,丈夫对她说“你家没钱,整天吃我的用我的,你问家里要点钱,不然就别吃饭了”。
方琴听到这句话后实在受不了了,一怒之下不顾家里的反对和丈夫离了婚,从此之后她独自生活,她的生活区域就在武康镇,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
令方琴没想到的是约翰在家中当着翻译的面把家里的钥匙交给了方琴,并让翻译告诉他,“我在三个月前就喜欢上了你,现在才迎来表白的时间,真的是太晚了”。
约翰是研究生学历,工资很高,一个月的收入比方琴一年都高,无论从外形、年龄还是其他条件来看,两人都有很大的差距,可方琴却觉得这个男人很实在了,适合过日子,虽然两人有很大的年龄差,但方琴还是决定试一试,接过了约翰的钥匙。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在约翰眼中,方琴就是美丽大方的女神,每当看到方琴微笑,约翰都是一副如痴如醉的样子,两人开始了频繁的约会。
方琴只有小学学历,不懂英文,而约翰来中国没几年,会的中文也不多,两人沟通起来有障碍,但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现在翻译软件很方便,两人就借助软件不断地交流。
渐渐地,方琴懂的英语单词越来越多,约翰也能听懂中文了。
自从方琴和约翰在一起,外界各种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同事为了方琴好,经常劝她“他一个老外总有回去的那天,你们两人根本不可能在一起”。
可是爱情往往是盲目而冲动的,方琴对约翰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她并不理会别人的劝说。
阻挠的声音不光来自于同事,还有方琴的母亲,母亲得知方琴和外国人谈起了恋爱,十分的生气,她反对说“他这个年龄,是要当你的爸爸还是当你的爷爷?他外面的情况你也不知道,如果他在英国有老婆,你跟他去英国是要受罪的,我放心不下你”。
母亲只有方琴一个女儿,她不想女儿跑到英国,更怕她受骗。
听到母亲这么说,方琴眼泪啪啦啪啦地落下来,她明白母亲都是为了她好,可她对约翰真的有感情,而自己真的无法查明约翰的婚姻情况,以后的生活也有很多的障碍。
正当方琴为约翰苦恼的时候,问题出现了。英国公司对约翰下达了返回英国的指令,方琴面临着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选择。
面对困难,约翰却异常地坦然而坚定,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辞掉工作,留在中国陪伴方琴。
当方琴听到约翰的决定之后,她喜极而泣,她没有想到约翰竟然为了她肯放弃高薪的工作。
不过约翰没有了工作又让方琴有些担心,害怕他未来的生活出现问题。
约翰告诉方琴“你放心,我准备开一家咖啡店,咱们一起来经营,日子会一点点好起来的”。
方琴很信任约翰“好的,一切都听你的”。
从此之后,约翰和方琴忙碌了起来,约翰把这些年来攒下的工资拿了出来,在一条繁华的商业街租下了一个店面,每天一起装修,买机器,学技术,这家店很快开了起来,吸引了很多的外国朋友光顾。
那段时间,有了约翰的陪伴,方琴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她憧憬起两人未来美好的生活。
约翰不光有手艺还有头脑,周围的邻居看到咖啡馆开得红红火火,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有邻居说“这个人一点都不像老外,他像我们中国人吃苦能干”。
听到中国邻居的夸奖,约翰非常高兴,他说“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方琴的母亲看着女儿有了稳定的事业,态度也发生了转变,渐渐认同了女儿的这段感情,接纳了这个外国女婿。
约翰说话很幽默,经常逗得方琴母亲乐得前仰后合,每次见到方琴母亲,约翰总是高兴得两个手不停地挥舞,在大老远就喊着“妈,妈”。
方琴母亲后来跟朋友说“这个约翰,除了语言不通外,其他哪儿都不错”。
除了开咖啡馆,约翰还当起了外教,平时在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工作,收入也不低。
平日生活中,方琴还是会和约翰说英语,几年后,方琴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两人的沟通不再有障碍。
有一次,约翰用水比较多,方琴说“你这样浪费太多水了”,约翰则在一边不断地道歉,方琴还是很生气,说道“你就会说sorry,sorry,你不想想,浪费水是非常可耻的”。
约翰回答“我知道了,你这个坏坏的小女人”
方琴有些委屈“你这么说是不是不爱我了?”,此时约翰服软了“怎么会呢,我当然爱你”。
年年9月8日,约翰和方琴正式登记结婚,两人在影楼拍了婚纱照。这对有情人终于修成正果。
两年之后两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对于这个孩子的降生,约翰喜出望外,他更加珍惜和方琴的感情。
方琴有时也会调侃约翰“你可以回英国的,说不定在那里会遇到更好的缘分”。
约翰却回答“我回去干嘛,咱们就像是双胞胎,我永远不可能离开你的”。
如今这两人依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经营着美好的家庭。
约翰幽默善良,得到了邻居亲戚朋友们的真诚祝福,作为一个旅居他乡的英国人,如今的约翰已经完全地融入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成为了一个中国通。
方琴也时常感慨自己嫁给了一个有缘人,她从未想到会嫁给一个比自己大那么多的外国人,更没想到会生下一个混血宝宝。
缘分有时候就是这么妙不可言,如今的方琴已经再也不是当年的打工妹,她真的成为了一个幸福的小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