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唐闻宜通讯员王力中)早上7点,钱塘村1号路线垃圾收集员王师傅,开着收集车来到浙江湖州市德清县禹越镇打子里组,听到循环播放的音乐,村民们自觉从家中陆续取出已分好的垃圾,倒入收集车上的分类桶。
图说:东港村新居民垃圾分类收集亭德清禹越镇供图(下同)
帮着分倒垃圾的王师傅笑着说:“我负责1号路线的垃圾收集工作,每天早、中、晚三次上门收集。有的村民没有分类好,我就指导村民精准分类,分对了才能投放。并对农户分类进行积分,我既是收集员,也是督导员和宣传员。”
“每户设置两分桶,按户收集清运”是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普遍模式,但垃圾桶老化破损、垃圾落地、收集时间不固定、分类监管工作存在盲区等问题开始凸显。如何实现垃圾分类工作“由量到质、由粗到精、由点到面”的提升?今年,禹越镇将全域因地制宜推进“中心村两定投,自然村上门收”城乡无差别的“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分类新模式,提升村容村貌,改善全镇人居环境。
钱塘村规模小、农户分散,通过前期对农户的调查摸底和宣传,按照“定户数、定路线、定时段、定频次”的四定原则,对全村户农户划分了4条收集路线,于今年1月1日正式整村实施上门收集。
“通过‘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可获益、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可获益’的方式,从物质或精神两方面进行正向激励,激励村民从‘要我分’到‘我要分’。”钱塘村党支部书记朱晓良介绍。
图说:在督导员的指导下,村民们在投放点对生活垃圾精准分类投放
在东港村等中心村,6:30至9:00、17:30至20:00这两个时间段,村民们在督导员的指导下,在投放点对各类生活垃圾精准分类投放。“用过的纸巾和塑料包装袋属于其他垃圾,不要放在易腐垃圾里,我帮你挑出来,下次遇到不会分的可来问我。”
“我们中心村人口集中、出租房屋较多,如何让新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村里花了不少心思,所以我们采用‘两定四分’模式,从去年10月开始,我们就尝试组织村干部与党员代表逐户敲门走访宣传和指导,现在督导员每天在点位上指导村民和新居民怎么分类、怎么投放。现在,大家都很愿意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分类精准率达%。”东港村支部书记姜运权回忆前期繁忙的工作,由衷地说。
接下来,禹越镇将实施垃圾分类领域的创新模式,让垃圾分类的“独角戏”逐渐变成各方参与的“大合唱”,真正让垃圾分类成为村民生活的新时尚。另外,还将对全镇12座垃圾接驳点进行改造提升,以后端配置倒逼前端分类,科学配置硬件设施,努力实现“垃圾细分类”“垃圾减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