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巾帼卖粮人卖粮路上,她们撑起了

刘军连怎么样 https://yyk.39.net/doctor/694482_comments.html

央广网哈尔滨7月26日消息(记者马俊玮庞淼)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如何让“粮袋子”变为“钱袋子”?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为.6亿斤,连续13年位居全国首位。

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如今,这片黑土地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巾帼卖粮人”,她们延伸粮食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创造价值链、实现高质量创业并带动就业,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半边天”力量。

诚信经营“小作坊”变“大产业”

“我作为一名‘粮食人’,肩负着卖好粮的重任,也深知一个企业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鹤岗市金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小菊说。

李小菊在仓库检查指导(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李小菊从事粮食行业20余年,从年创办金龙米厂,到现在的金龙米业,李小菊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将企业从一家年产不足千吨的小米厂,发展成为鹤岗市龙头企业。

李小菊介绍,一次客户订购大米时,希望她能在每袋大米中少装一两,从而降低成本,但李小菊坚守诚信经营的理念,拒绝了客户的要求。“我当时非常想达成这次合作,就按照足斤足量的分量包装,但是价格按照少量的收取。这样既达成了合作,又能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李小菊坦言,这件事让她“很踏实”,也更加坚定了她诚信经营的初心。

靠着质优价廉的大米和诚信经营的理念,李小菊的客户越来越多,她也因此获得了“龙江好人”称号。

与李小菊一样,牡丹江市林口县光辉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兰辉多年来秉持着“价比人高、秤比人实”的信念,从不让农民吃亏,同时也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工作中的兰辉(央广网发刘夏摄)

年,林口县光辉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兰辉也逐步构建起了自己的经营体系。农民愿意将自己的粮食卖给兰辉,因为价格公道,不上当;粮食企业愿意与兰辉合作,因为粮食质量有保障,无欺诈。

从公司成立到现在,兰辉凭借“诚信”把公司一步步做大做强。农民把粮食送来后,即便是后期的粮食市场价格有波动,粮食掉价了,兰辉也会以最初谈好的价格为准,把粮食收购下来。

“回顾我的卖粮人生,一路风雨,一路克难,今后我也会秉承初心,做乡村振兴的‘粮’心人。”兰辉说。

卖好家乡粮为农民谋利益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不再让谷贱伤农,把家乡的好粮卖上好价钱。”双鸭山市宝清县滨北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丽萍说。

年,李丽萍开始做起了杂粮生意,随着国家“稳粮扩豆”政策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她成立了宝清县滨北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尝试建立黑大豆订单生产基地,引领农户和公司合作。

“从春耕到秋收,各个阶段我都会去农户的田里察看和指导,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做出了口碑和信誉。”说起创业之初的经历,李丽萍心生感慨。

李丽萍在胜利农场黑豆订单基地指导根腐病预防(央广网发受访者供图)

如今,李丽萍的公司经营逐年向好,今年更是与北大荒集团旗下的四个农场签约了种植面积约7万亩的订单,合作的种植户达户左右。

订单多了,农户多了,李丽萍身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就更重了。

“做杂粮行业,就要问心无愧,因为地的一头是辛勤劳作的农民,另一头是食五谷杂粮的人民。在致富路上,我有多大能力,就尽最大努力。”李丽萍说。

同样,在齐齐哈尔泰来县,今年57岁的泰来县地王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丽君一直致力于帮助农民解决“卖粮难”问题。

王丽君介绍,过去由于信息闭塞,农民卖粮渠道单一,“卖粮难”一直是困扰广大农民的问题。每到秋收季节,村子里总会来一些收粮的“经纪人”,他们从农民手里低价收购粮食,再高价卖给粮食企业,从中赚取差价。

年,王丽君积极响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号召,创办了泰来县地王粮油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从事玉米和水稻原粮收购的王丽君(央广网记者马俊玮摄)

“农民辛苦一年了,都希望把粮食卖个好价格。”王丽君说,过去我们的粮食通过经销商、中间商多个环节赚差价,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和专业合作社合作,让农民的粮食直接卖给粮食收购企业,农民增收又致富。

多年来,王丽君先后与多家大型专业合作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泰来县内建立种植基地25处,扶持农户种植土地0余亩,带动余农户增产增收。

在海林市金仓粮食烘干厂,院子里的烘干塔在“轰隆隆”地运转,村里的粮食也卖得越来越好。

今年43岁的朱海霞是海林市新安镇复兴村的“女强人”,年她成立了海林市金仓粮食烘干厂,帮助村民卖粮。

朱海霞正在查看玉米质量(央广网发刘夏摄)

种地40多年的村民张金成是朱海霞的“忠实”客户,多年来,张金成从地里收的粮食都会直接卖给朱海霞。

“过去都是小商贩来收粮,我们对价格不了解,心里也没有底,自从海霞开始收购村里粮食,我们心里都非常托底,毕竟她是本村的人,我们更相信她。”站在初夏的田间地头,张金成满意地说,朱海霞收本村人的粮食,价格都会比小商贩给的更高一些。

随着村民们的认可,朱海霞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她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通过努力带领复兴村名农户走上致富的道路。

“你看咱家这个米,无论从粒型、香气,还是光泽度上都特别优质。”佳木斯市江洁源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孙丽杰捧着自家生产的大米时,自豪感油然而生。

孙丽杰采摘新鲜的柿子(央广网记者庞淼摄)

14年来,靠着对家乡大米品质的信心和让村民得到更多回报的初心,孙丽杰将当初破旧的水稻加工厂发展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她也完成了创业青年向致富带头人的蜕变。

孙丽杰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粮食人”,把家乡黑土地产出的好粮卖上好价钱是她的不懈追求。今后,她还要一如既往,守住初心,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以满腔热忱回馈这片黑土地。

搭互联网“快车”为家乡品牌“代言”

解春艳是讷河市北风粮食工贸物流有限公司的一名销售人员,今年是她从事销售工作的第七个年头,她也从销售“小白”成长为了一名待人真诚、经验丰富的销售经理。

“讷河市是一座环境优美的小城,这里空气质量优良,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更有五大连池的矿泉水浇灌土地,所以这里的水稻品质非常高,随着我销售经验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人信任我,愿意跟我合作,也有更多的人了解讷河的高品质农产品。”解春艳开心地说。

随着互联网直播带货的兴起,解春艳创新销售思路,拓宽销售渠道,运用新媒体打造电商平台,她也成为了公司的第一批主播。

正在进行电商直播的解春艳(央广网记者马俊玮摄)

“我第一次直播的时候特别紧张,手心里全是汗,直播的时候说了上句忘下句。”解春艳笑着说,渐渐地,随着直播次数增多,解春艳也逐步摸索出了经验,并且不断创新直播形式,吸引更多的粉丝。

“后期我们直播的时候会现场做一些面食,比如包子、饺子、面条等,我们还邀请当地的会员或者顾客来现场品尝,这样的话,产品也会更有说服力。”解春艳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解春艳和同事们的不断努力下,通过网上直播带货与线下销售相结合,解春艳所在公司的米面粮油年销售额达到万元以上。

而在伊春市美溪区,主播郑新玉也正在卖力地介绍着直播间里的产品。不同的是,郑新玉只为自己家乡的农副产品“代言”。

郑新玉是伊春美溪龙女种养殖合作社社长,阿玉天然土特产旗舰店负责人。年郑新玉接触到了网购,在感叹于它方便快捷的同时,郑新玉也萌生了一个想法:家乡的这些好的农副产品是不是也可以通过网络打开销路?

郑新玉在木耳基地直播(央广网记者庞淼摄)

“欢迎家人们走进我的直播间,今天带大家看看我美丽的家乡,这个季节正是我们林区木耳采摘丰收的季节……”无论是在直播间还是在林间,郑新玉都随时随地拿起手机,自豪地介绍自己的家乡,如数家珍地推广家乡的农副产品。

伊春美溪大西林林场所王辉养蜜蜂已经8年了,其间因为蜂蜜卖不出去,停产了两年,在他通过和郑新玉学习电商直播后,蜂蜜开始供不应求。

如今,郑新玉和她的乡亲们,都能对着镜头向直播间里的“家人们”侃侃而谈,让家乡的土特产走出了山林,卖上了好价钱。

“良心”成就“粮心”销路越来越广

“我选的米,一定是好吃的,食味值高的,让大家伙儿吃了还想吃。”大庆市肇源县肇源镇双胜村腾越鹏程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程秀范如是说。

肇源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北纬45°,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程秀范的“绿色生态蟹田稻米基地”就建在此处,这里沟塘连接、渠系相通、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非常适合水稻种植和螃蟹生长。

程秀范说她喜欢的颜色是绿色和金色,因为那是希望和收获的颜色(央广网发刘夏摄)

“公司发展好了,找到一条好的销售渠道,我就想着带领农户一起致富。”程秀范说,不只自己的米要有销路,也要帮助乡亲们把米卖好。

眼下,合作社旗下的腾越鹏程公司瞄准全产业链的发展路径,以“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协作模式,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全面拉长产业化链条,走出了一条“规模开发、科技投入、高效产出、环保健康”的特色新路子。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优质大米品牌不断打响,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喜爱黑龙江产出的大米。在鸡西密山市兴凯湖畔,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颗粒饱满、晶莹剔透的兴凯湖大米。

“兴凯湖是鸡西人民的饮用水,我们的湖水大米可以说是喝着人类饮用水长大的天然稻米,不仅品质好,口感佳,而且绿色健康。”黑龙江彤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曹志晶骄傲地告诉记者。

为了把优质的兴凯湖大米送上更多消费者的餐桌,曹志晶及其团队创建了数字化、智能化的稻米加工车间,通过科技的手段,生产出质优价美的兴凯湖大米。

曹志晶查看稻米加工车间的温度、湿度等信息(央广网发刘夏摄)

曹志晶说,作为米粮销售行业,首先要做好两个“(粮)良心”,一个是粮食的粮,我们依托兴凯湖自然优势,要提供好的单质华粮;另外一个是良心的良,我们要把更安全、健康、绿色的兴凯湖大米送上我们消费者的餐桌。

“我们有兴凯湖如此优良的生态环境做背书,再加上新的智能化加工工艺,我相信我们的大米会越卖越好。”曹志晶信心满满。

“多卖粮,卖好粮”,让粮食藏粮于市,让农民种粮有收益、有盼头,在这其中,优秀的巾帼“卖粮人”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尝试与摸索,在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后,让更多的“龙江粮”走出东北,走向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

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547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