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为民重在办事成于务实浙江建立健全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记者何玲玲、胡作华)10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旨在为民 重在办事 成于务实——浙江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十五年见闻录》的报道。

国庆前夕,地处浙江一南一北的苍南县和德清县,在同一天各自举办了同样以展现农业农村农民新风貌为主题的节会活动。苍南“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洋溢的笑脸,首届“美丽中国田园博览会”上分享的德清经验,无不在诉说近年来浙江农村的巨大变迁。

一边光鲜亮丽,一边“脏乱差”,这是本世纪初浙江部分城乡发展失衡的生动写照。如今,从“浙南屋脊”到浙北平原,从浙西钱江源头到东海之滨,到处河清海晏、鸟语花香,各项基本公共服务高度普及的协调共享模式彻底取代了农村的落后面貌。

这一显著的改变源于15年前。以年7月浙江省委提出的“八八战略”为指引,年10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着手系统性地解决老百姓反映强烈的城乡发展差距和民生“短板”问题。

15年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成功地把为民办实事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交出了一份新时期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合格答卷。

为民办实事,旨在为民

在杭州市江干区丁兰街道会林路,每天上午10点、下午4点,都会有一辆绿色垃圾车准时出现在街头。听到熟悉的《荷塘月色》音乐响起,沿街商户们便取出已分好类的垃圾,有序倒入车上的垃圾桶里。包括丁兰街道在内,江干区下辖8个街道、个生活小区到今年7月底已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垃圾分类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江干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蔡建云说,目前江干已提前完成区“两会”承诺的年垃圾分类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人人动手、家家行动”成了常态。

“为民办实事旨在为民,这是15年前省委推行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之初就明确的宗旨,要求为民办实事不能光凭工作热情,要保证办的事一定是群众最需要、最欢迎、最能得实惠的。”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说。

年10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国内率先制定实施《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确定了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城乡住房、生态环境、扶贫开发、科教文化、权益保障、社会稳定十个重点工作领域。年1月,浙江省“两会”把“突出抓好十个方面实事”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市县随即也作出相应部署。

作为当年省“两会”承诺的“切实做好困难学生就学资助工作”民生实事的兑现措施,年5月,浙江省率先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这是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一项政策。”云和县梅源中学校长冯志龙说,以爱心营养餐工程为例,省财政先是对每名贫困生补贴每周5元伙食费,后逐渐增加为每天5元。这所山区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提升,贫血率由本世纪初的7.7%下降为现在的1.1%。

这些年来,浙江各级各部门建立了“民情日报”“民情地图”“民情通”等访民情听民意工作机制,完善了网络投票、社会公示、各方听证等工作程序,并于年起全面推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不断推进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科学水平。温州市从今年起开展全市中小学生“明眸皓齿”工程,呵护青少年儿童的眼睛和牙齿,这项工程在年初市“两会”上被票决为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首。

抓民生,也是抓改革、抓发展

今年7月,龙泉市岩樟乡绿坑村低保户周裕显的4箱蜜蜂迎来了第二个收获季,尽管雨量影响了收成,元收入还是有的。这是当地利用省财政专项资金推出的民生实事项目——为低收入农户送蜜蜂并提供蜂蜜收购服务,年,全市首批获赠蜜蜂的户低收入农户增收多在元以上。

这项财政资金就是年浙江省财政厅推出的“两山”专项激励资金。龙泉市市长吴松平说,这两年,龙泉利用3亿元专项资金,撬动社会资本25亿元,进一步做强毛竹、茶、菌菇、蜂等七大类增收产业,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居全省前列。

“浙江省委在推行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之初就明确要求,先要想办事,还要能办事、办成事,办成事就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包括要切实增加投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浙江省财政厅厅长徐宇宁说。

抓民生,也是抓改革、抓发展。

年起,浙江在全国率先施行把2/3的新增财力用于民生事业的财政制度。接着,又按照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年,这个省改革专项性一般转移支付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财政绩效。年设立“两山”专项激励资金,进一步调动市县积极性。年,着手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财政体系。

-年,浙江省累计民生支出亿元,占总财政支出的72%。其中年民生支出亿元,为年的9.5倍,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农林水列民生支出前三位。显然,从教育、医疗到社会保障条件的提升,从住房、饮水到空气质量的改善,浙江省万常住居民,人人都是受益者。

浙江省还广泛发动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会公益事业,参与实事项目建设,实现了从财政一元保障到撬动社会力量多元投入。这些年,舟山市累计吸引社会资金10亿元兴办教育,宁波市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向“三农”建设、社会治理等领域。

实事求是,善作善成

淳安县威坪镇洞源村村民徐红星前些年不幸患上尿毒症,每周要接受三次血透治疗。“五年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这个病的报销比例是60%左右,这几年从70%、80%提高到了90%。”徐红星说,加上低保户救助政策,现在医药费报销比例达到96%,自己每个月只要花不到元就行了。

“我们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兜底’起步,然后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淳安县县长董毓民说。

浙江省委推行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明确提出,要把求真务实的精神贯彻到具体工作之中,要多关心困难群体,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多搞一些直接造福于民的“满意工程”“民心工程”,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决不喊空口号、搞花架子。陈广胜说,“这里面蕴含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实事求是、善作善成,把好事办好。”

浙江在年推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年起一步步推出为参保农民提供免费体检、将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将城乡孤寡老人纳入集中供养等民生实事,年建立统筹城乡的全省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副巡视员王平洋说,如今全省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水平已达元,比年提高了2.58倍。

在覆盖人群上,浙江为民办实事也经历了由特定个体向家庭、社会拓展的过程。年浙江省政府首次把帮助下岗人员、失地农民就业列入民生实事,7年要求重点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人员就业问题,8年开始,要求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发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随后多年,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一直是省政府固定民生实事项目。

“经过这些年不断地查漏补缺,我们基本上做到了顶层政策设计跟社会就业需求的‘无缝’衔接。”杭州市上城区区长金承涛说,上城区54个社区几年前就已全部成为“充分就业社区”。

共建共享,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身有所栖”还要“心有所寄”,“文化惠民”成为浙江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自年至年12月底,台州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家,实现“一镇一品、一村一韵”,盆景变风景,内涵日益丰富、效益持续凸显。

每天“报到”的老百姓给礼堂编了顺口溜:“大门常开、活动常有、内容常新、队伍常驻”。台州在浙江首创礼堂总部、乡镇礼堂分部和村礼堂理事会三级农村文化礼堂总部管理体系,以共建共享打好“建、管、用、育”组合拳,激活乡村文化的一池春水。

年10月,一项名为“办得怎么样,由你说了算”的浙江民生实事公众测评活动在全省拉开帷幕。根据“浙里督·民生地图”在线发布,今年浙江省政府要着力办好河湖整治、饮水达标、绿色交通、垃圾分类等十方面民生实事,涉及大小民生项目4万余个。对于浙江各地各部门来说,公众测评将是对他们一年工作质量成色的重要检验。

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公众测评也成为共建共享、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又一次动员令。

这些年来,浙江民生战线捷报频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连续18年和34年居各省份首位,收入倍差从2.43缩小至2.04,为各省份最低;年底,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达到了94.4%,基本公共服务各个领域全面改善;年,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得到国际认可。

这些年来,浙江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浙江省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年,城乡居民对省政府民生实事满意率逐年提高,分别为85.9%、89%、90.1%、94.2%和95.5%。年全省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6.84%,连续15年位居全国前列。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群众也成为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设者:农村垃圾分类“网红村”永康端头村,名农户日均外运的垃圾不超过15公斤,平均每人每天仅38克;全民治水“网红县”浦江县,一年内干部群众和环保志愿者参与治水达33万余人次;革命红船起航地嘉兴市不断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迭代升级,依托群众服务群众,实现了“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精细管理,每一户人家都有人精心服务”……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浙江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的背后,映衬的是党心所向、民心归属。正是这种党心连民心凝聚起的磅礴力量,推动着浙江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有序开展,迎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目标阔步前行。(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483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