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对于我们中国人民来说
是极为沉重的一天
祖国的两位国之栋梁与世长辞
袁隆平
躬身稻田中,只愿食粮丰。
不为名与利,坚守在自己。
皓首面华夏,苍颜归庶民。
功绩何须问,百谷为铭勋。
袁隆平(年9月7日-年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
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正如袁老的毕生追求一样“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吴孟超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
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
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
自然六合内,少闻贫病人。
吴孟超(年8月31日-年5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医院终身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他在中国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建立了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曾获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年5月22日13时02分,吴孟超去世,享年99岁。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于年以疟疾的青蒿素疗法打开了诺贝尔奖的闸门之后,吴孟超的肝脏外科新理论及疗法,与张亭栋的白血病砒霜疗法、王学昌的颈肩腰腿痛弧刃针疗法、王振义的恶性肿瘤诱导分化疗法等一起,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继屠呦呦之后,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大陆重量级科技成果。
深切缅怀
国之伟人
巨星虽陨落,但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心系天下,造福人民”“勇于创新,奋斗不息”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世铭记学习。为缅怀国士伟业,传承不朽精神,年5月24日,吉林省实验繁荣学校组织召开“一稻济世万家粮足披肝沥胆医者仁心——‘痛悼双星’主题升旗仪式”。
在主题升旗仪式上,吉林省实验中学校长助理、繁荣学校负责人张凤龙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两位院士的生平故事,并寄语同学们:“我们对袁隆平先生、吴孟超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们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工作、终身学习,爱岗敬业,尊重生命,爱惜粮食,勤俭节约,感恩国士,吾辈奋进。”
在这沉痛的氛围中,全体学生和教师们肃立,神情凝重,眼噙泪水,集体默哀,表达了对两位院士无限的哀思与崇高的敬意。
24日早7点,初中三个年级和高一年级的同学们集体聆听袁隆平院士写给母亲的一封信《妈妈,稻子熟了》,道不尽的母爱恩情,诉不完的思念感激,让同学们不禁湿了眼眶。袁老已逝,但他留给世间弥足珍贵的遗产,让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也感受到信心和担当。
初一年级
初二年级
初三年级
高一年级
学校各处的显示屏也轮流播放着袁隆平和吴孟超两位院士的事迹短片。
逝者虽逝犹当忆,生者如斯当自勉。我们无法抵抗浪潮,但永远记住灯塔,在课本上,在饭桌上,都有我们最深沉的追忆。国之脊梁,吾之楷模,繁荣学子们将铭记伟人教诲,接过建设祖国的接力棒,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