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学朴
巷子指小街道、胡同或者狭窄的通道,北方叫胡同,南方主要称巷子。
巷子是地域文化的独特载体,它涵盖了建筑、饮食、民俗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城市最直接的文化印记。地处鲁西北的运河名城临清,古色古香的巷子星罗棋布,它不仅是临清的地理标志,还是临清古城的骨架,更是临清老百姓生活的场所。
明代,临清商业营销量最大的一是棉布绸缎,二是粮食。棉布绸缎来自江南,临清是当时北方地区最大的转贩市场之一。当时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专业化的工商业城镇,如苏州府所属的盛泽镇、震泽镇,嘉兴府所属的濮院镇、王江泾镇、湖州府所属的双林镇、南浔镇等,都是专门经营丝绸纺织业的市镇。此外如松江府和嘉定府所属的枫泾镇、朱家角镇等,则是从事棉布生产和交易的中心集镇。当时山东棉纺织业尚不发达,需从江南大量输入棉布绸缎。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言:“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鬻北。”运销至华北、西北及辽东地区以供军、民用的布匹、绸缎大多经由运河北上,以临清为中转枢纽。
临清白布巷古建筑
明人陈继儒说,“北走齐鲁之效,仰给京师,达于九边,以清源(临清旧称)为转毂。”由此可知,江南布匹不仅行销至山东,而且经临清转销,到达京师和北部边疆。乾隆十四年《临清州志》记载:“白布巷,自明成化二年,苏州、南翔、信义三会合而为行,隆、万间寝盛,岁布八百万有奇。”其时,临清年经销布匹至少有一二百万匹,加上绸缎为数更巨,使临清成为北方最大的纺织品贸易中心,有“冠带衣履天下”之称。
临清古城区的老街巷、老胡同,起始于元代,繁盛于明清,到民国初期,临清的胡同街巷达多条。大运河的贯通、漕运的兴盛,使临清经济繁荣,更使临清形成了一大批商业街巷,白布巷便是其中之一。
据《临清县志》记载:“临清处汶卫交汇之地,每届漕运,帆樯林立,货积山堆”。漕运的兴盛,促进了临清工商业的发展,尤其纺织手工业的发展更是走在全国前列。明代万历年间,临清手工织布作坊已初具规模,《明实录》记载:临清“家家纺车转,户户机杼声”。临清纺织手工业发达,一是因为临清当时是商业重镇,大批的能工巧匠会聚,纺织技术优于其他地方,二是因为临清处于产棉区,三是因为临清商业资金雄厚,徽商、晋商钱庄林立。
明成化元年,有一王姓商人,在临清白布巷始建手工操作的织土布作坊,有织机三十余张。《临清直隶州志》记载:“成化二年苏州会馆、南翔会馆、信义会馆联合成立‘一左元号’白布收庄”“岁进布百万有奇”。乾隆《临清州志》卷二市场2页记载:“白布商店在白布巷,自明成化二年苏州南翔信义三会合而为行。”
史料记载,明隆庆年间,“岁进布百万有奇,每岁轮行首一人,司一岁出入。凡庆谒馈献宴饮交际大至贷饷助公,行首主其事,费用宏巨。其时店口甚伙,即一左元店字号,出银每锭必点一朱,每年需用银朱三二十斤不止,合以各家其费难量,今则各街俱有布店自济宁昌拨贩”。
临清运河岸边有一座明万历年间修建的舍利塔,共九层,塔内中心有60余米高的金丝楠木塔心柱,每层修建费用不下六七百两白银。其中第六层嵌有《舍利宝塔第六层纪造》石刻,记载了徽州布商王道济在明万历四十五年,捐资建造第六层塔身的经过。碑文载“信官王道济,捐资独力完工,济字康叔……年六十岁,祖籍徽州府歙县,世习临清布业。”从碑文可知,王氏是长期寓居临清经营棉布行业的大商人,由此也可管窥临清布业经营规模之宏大。至今临清中洲古城区犹存“白布巷”古巷名。相传临清“四大宁寺”之一的净宁寺,是由山西白布商人修建的,庙建成后,将其塑在庙内,供后人祭祀。
临清竹竿巷,是临清古城区最有名的一条街巷,竹竿巷形成于明代,它是运河沿岸经济发展的产物。临清地处北方,不盛产竹子,为什么会形成江北最大的竹货贩卖、加工的街巷——竹竿巷?
这是因为,临清是大运河上的“漕挽咽喉”,素有“运河第一大码头”之称,是南北物流之枢纽。这也与临清竹竿巷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临清竹竿巷西头就在大运河码头——广济桥码头。当年,广济桥码头前“樯帆林立,货积山堆”,在这里还有钞关阅货厅。据《临清州志》记载,“万历二十四年闰八月,于卫河广济桥东岸(也就是竹竿巷西首)建钞关验货厅”。基于以上原因,江南大批毛竹、篙竹等竹货,通过大运河向北方贩运。大量竹货便在临清广济桥码头卸货,很多南方竹木商人、竹编工匠也随着上岸谋生,在临清靠近码头的街巷里,便逐渐形成了一条专门加工、贩卖竹货竹器的街道。
临清竹竿巷
关于竹竿巷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江南有个叫朱刚的人,他见别人从南方往临清贩运江米、红糖、桐油、茶叶等发了大财,就想试着跑几趟。他想,北方毛竹甚缺,贩运此货定好出手,于是装了几船毛竹运到临清。谁知北方人不熟悉毛竹,盖房时梁檩全用木料,毛竹卖不出去,把他难坏了。一天朱刚到集上散心,他来到一个卖编织器物的市场,看到手艺人用柳条、高粱秸和芦苇编织的筐、篮和席子甚是好卖。忽然想到,如果把积压的毛竹破开编些竹器,不就死物变活了吗?主意一定,他拜临清编织高手为师,将毛竹破成竹片、竹条和竹篾,没白没黑地学习编织技术。经过勤学苦练,朱刚编出的竹筐、竹篓、竹筛、竹帘等,不但样式精美,而且轻巧、美观、耐用。当时临清没有竹器物品,这一来就渐渐成了热门抢手货,不但使他的买卖兴隆起来,朱刚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生意红火起来。人们还给他起了个雅号,叫“朱巧手”。从此,朱刚住的这条街不仅形成了热闹的竹器市场,而且很快扩延到二里多长。后来人们因为朱刚的名号,将这条街叫做“竹竿巷”。
临清的巷子蕴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烙下了临清人世代在这里生活的印记。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