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县级衙,半部官文化”,说的是江西浮梁古县衙。
浮梁古县衙建于唐元和十二年(公元年),历经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四年,长达年,有“中国县署第一衙”、“江南第一衙”之称,不过现在看到的是清道光年间所建。
最奇葩的它比其他县高两级,其余的县都是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浮梁却为五品,高配,是中国级别最高的县衙,全国独一份。
你以为这是段子,但其实是真的。
浮梁县凭什么高人一等?
人家是有资本的,瓷器、茶叶、丝绸是我国古代三大国际贸易商品,而浮梁县就占了瓷器和茶叶两项,唐朝时浮梁县每年茶叶税占了全国的八分之三,为全国之首,堪称“纳税大户”,对国家的贡献实在太大了,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可以佐证。
浮梁古县衙不仅高人一等,占地面积也大,达6万余平方米,房屋多至余间,由南往北依次排列在东、中、西三条平行的轴线上,形成一个宠大的古建筑群,是全国仅存的四个古县衙之一。
历史上,瓷都景德镇叫昌南镇,一直隶属于浮梁县管辖,现在两者掉了个,浮梁县变成了景德镇的下辖县,五品掉到了七品,谁能想到呢。
走过“浮梁”牌坊,一条笔直的瓷板路直通前方的城门,低头看,你会发现地上是条历史文化长廊,长米,长长的瓷板上用图文介绍浮梁县的千年历史典故、要事珍闻尤其是源远流长的官文化、瓷文化、茶文化,记载着浮梁乃瓷都之源的发展历程。一路走来,不仅不会觉得闷,而且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个大致的了解。
历史文化长廊的尽头出现了一座城门楼,由主楼和两座角楼组成,主楼座落在8米高的城墙之上,登上城门楼可一览古城全景。
过城门楼,往右米是巍峨耸立的红塔,往前便是牌坊。
红塔的佛名叫大圣宝塔,始建于宋代(公元年),六面九层,距今1千多年,是座融合中国古塔风格和江南建筑于一体的佛塔,为古昌江著名风景之一,塔高40.47米,搁现代仍能算作高层建筑,更别说是在古代了,它是古浮梁的打卡地标。
红塔得名有一个典故。相传朱元璋当年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失败后,就躲在此塔之中,因为事发仓促狼狈,未问及塔名,等他当了皇帝后只记得塔身是红色的,而整个浮梁县只此一座为红色,因而赐名红塔。
红塔看上去旧旧的,不过只能在一层看看,不能登塔,拍拍外观就好。
由于登不了塔,便往牌坊走去,三座牌坊排列在主道中央,均为三间四柱式。
据考证牌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起初用于祭天、祀孔。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为祈求丰年,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宋代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后来又改灵星为棂星。牌坊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并从实用衍化成一种纪念建筑,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通常置于孔庙、宫殿、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有时还竖于主要街道的起点、交叉口、桥梁等处,起到点题、框景、借景等作用。
县衙大门前有棵桂花树,近看是四棵,香飘了多年,其中有棵小桂花树从老桂花树的腹中生长出来,世上少有,可谓“母子连心、姐妹携手、四代同根、千年奇桂”。
走近县衙,首先是头门,又称八字开,右侧放置着一个大鼓,是供告状人击鼓鸣冤之用。知县听到鼓声后立即传唤击鼓人,上堂受理。如果案情重大,知县会立即升堂审问。如果案情不大,对击鼓者要当堂责罚,以抑止刁风恶习。可以想像,当时击鼓鸣冤是要承担风险的。
衙门左墙边立着两块青石碑,分别刻着“诬告加三等”、“越诉杖五十”。诬告要受处罚,这个我们明白。但越诉为何要受到处罚呢?
道光年《读篡条例》规定:若有人越过本县衙赴上一级衙门申诉,即使案情属实也要杖五十。用现在的话来说,超级信访就要挨打。如果现在有这样的规定,多好。
据查,明清两朝对越级上访控制非常严格,特别是对“京控”告御状的,惩罚就更加严重。来京越级上访,被抓住后首先戴上刑具关上一个月,期满后再杖打一百。如果是集体越级上访,“聚众击鼓者”,首犯“发边远卫所充军”,其他各降一等发落。如果查出背后的主谋,即使其未随京上访,“亦照首犯治罪”。
但是如果知县规避责任,擅不受理诉讼案件,则是一种失职行为,对此也要追究惩处,罚俸禄一年。
中轴线上是主建筑,照壁、头门、仪门、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等基本保持着县衙的原来样子。
穿过头门我们进入了县衙的第一进院落,这里叫赋役房,也就是向百姓收取赋税钱粮的场所,分别为瓷税房、茶税房、矿税房、户税房、盐税房、碳税房。
明明是下马石,现在的官员却非要写成上马石,他是怕自己下马吧。
穿过赋税房来到了衙署第二重门,正中位置为仪门,仪门是县衙的礼仪之门,取孔子三十二代孙孔颖达《周易正义》中“有仪可象”之句而得名。
仪门有中门、东边门、西边门三道门,中门只供知县和上级官员通过,俗称“打开中门迎接”,但是我们来时此门没开。东门又称“生门”,供一般人员通过。西门又称“死门”、“鬼门”,是“死囚”通过的地方。
我走东门,你走西门。
进入仪门之后是衙院,中间是一条近百米长的青石甬道,甬道旁有古柏数株、古井一口,甬道两侧各有一排房间,对称结构的建筑赏心悦目,左文右武,分别为兵、刑、工、吏、户、礼,是县衙的六部房,保障全县的正常运转。
工房里有古代官民的人物塑像,在线办公模式。
刑房里正在办案,请问办的是偷盗案还是强奸案?
每间房子里只有2张办公桌,公职人员应该不多,若按现在的科级干部标准套算,他们的办公室面积超标了。
仪门正对的是县衙大堂,也叫亲民堂,宣统元年,知县张承祖修葺。
所谓大堂就是古装剧中经常看到的“正堂”、“公堂”,是县官举行重大典礼、审理案件的地方。
“明镜高悬”匾额和“海水朝日图”对大多人不陌生,古装剧帮大家普及了。地面上两块颜色深一些的石板称作跪石,东边是原告跪的,西边是被告跪的,诉讼双方过堂时便是跪在这两块石板上。两边立着“回避”、“肃静”,设施一应俱全。
公案上摆放着惊堂木、朱笔和签筒,惊堂木与今日法庭上的法槌相似,签筒里插着令签,令签有黑、红两种颜色,黑色用于较轻的刑罚,如打板子,而红色一般不轻易动用,只在处刑时才用,丢出的令签不能收回。
漫漫千年,浮梁县衙迎送了名知县,其中不乏清官好官,但也有冤假错案,明代《三言二拍》中“一文钱酿成十三条人命”的冤案,就取材于浮梁县衙的真实案例。
县官的审案台游人是可以坐上去的,那感觉就像自己真做了一回县太爷。
在这里还能看到真人上演古装剧中“公堂断案”的桥段,挺有意思的。每天有4场升堂表演(10:00、11:00、14:00和15:30,供参考),演小偷偷盗陶瓷的断案情节,县官威风凛凛。看表演无需另外付费。
15分钟的短剧演出很有趣,尤其操着带浮梁口音的普通话的小偷,在当年真实的公堂里再现历史,让人有代入感。
穿过大堂来到一个四合院,中间雨棚甬道平时主要供县官及以上官员通过。
四合院中,两侧厢房为知县的书启师爷和刑名师爷办公的地方。
师爷是在封建官僚体制、科举制度和绍兴人文背景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始于明代,盛于清代,没落于辛亥革命前后,在我国封建统治机构中活跃了四、五百年,在政治、军事、司法、经济等方面都起过重要作用。师爷按职责和权属可分为刑名、钱谷、书启、征比、挂号、帐房等师爷。
四合院正中是琴治堂,属“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接待上级和外地官员,商议政事的地方。
“琴治堂”的由来是《吕氏春秋》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孔子有个学生叫宓子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弹奏古筝的高手,他在山东单父任县令时没带金银财宝而是带着古筝上任。在大堂上,除了惊堂木、令箭外,还有一个古筝,审案件时,宓子贱身不下堂,一面抚琴,一面问案,每天弹琴取乐,悠闲自得,但他善于用人,知人善任,尽管很少走出公堂,却把单父县治理得很好。后任县令巫马期上任后,特意到宓子贱府上求教治理单父的窍门,宓子贱笑说道:我哪里有治理的窍门呀,只不过是依靠众人的力量而已,后人便用鸣琴而治来称颂县官知人善任。
走进琴治堂,只见正堂上挂着“正大光明”牌匾。“正大光明”是一个成语,出自宋代大家朱熹的:“至若范公之心,则其正大光明,固无宿怨,而惓惓之义,实在国家。”意指心怀坦白,言行正派。由于它特殊的历史意义和近年来影视作品的不断渲染,几乎成为清王朝衙门里的一大标志。
不是故宫里皇上办公室才能挂这个吗。
一条廊道把院子中分为两个天井似的小院落,两个小院落各栽了一棵枣树,树龄上百年,据说是当年县官有意栽植,企望保一方平安。
三堂则是知县办公及居住的地方,一些重要案件也常在此密议,这便是“三堂会审”的由来。
三堂同样有两个天井,三堂门前抱柱也有楹联,曰“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幅对联最为知名,是康熙十九年(公元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写的,深刻揭示了“官”与“民”的辩证关系。据悉,对联现就挂于河南内乡县衙博物馆三省堂前。
入内三堂,上挂“清慎勤”牌匾,清慎勤是流传最广的官箴,警戒为官者要清正廉洁,谨慎处事,勤政为民。
穿过三堂来到后门,只见东西各有小房,一边是花厅,一边是茶室,茶余饭后放松休息的地方。
穿过圆形孔门,便到了后花园,后花园叫逸园,林木葱笼。
逸园旁边有一个香山别墅,是后人为了纪念白居易而修建的,白居易年轻时曾寓居浮梁。
香山别墅相当于现在的迎宾馆,庭院式的,里面有一个茶室,可以小憩一下,还有很多对联,值得细细揣摩。
县衙的东侧有一组建筑群,从前往后依次排列着九江道署、土地庙、金公祠、衙神庙、三班所、校场、常平仓、县丞署,而西侧轴线建筑从前往后依次排列的是监狱、狱神庙、吏舍、主簿厅、典史厅和督捕厅,西侧那边的建筑我没去。
因为我们是从县衙的后门出的,所以进入东侧轴线这一组建筑群时就顺便从它的后门而入,由后往前。
首先看到的是县丞署,这是旧时县丞办理公务和起居的场所。
何谓县丞?县丞也是官,为县令之佐官,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助理或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明清县丞为正八品官,其职责是协助知县处理全县的政务,分管粮马、税征、户籍、巡捕诸务。该职始设于战国,明代规定凡方圆不及20里者不设县丞,清代时全国1多个县仅有个县设了县丞。
往前门方向走,是“常平仓”,也即是储存粮食的仓库。此仓库为清代康熙十年所建,全县另有上西部都的东仓、镇市都的南仓、彭村都的西仓和修溪都的北仓。
再往前走是“架阁库”,是当时储存军需和兵器的库房,也收藏管理衙门档案。
三班指皂、壮、快三班衙役,是县衙门中最?层的组织。他们的分工不同,皂班负责看守监狱和值殿堂,壮班则站堂行刑和力差,快班是专门缉捕罪犯的,跑外勤,他们都是衙门最基层的执法人员。
然后是“鄼侯祠”,是供奉汉代大臣萧何和曹参二神的场所。萧何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后任相国,萧何死后,曹参继任。
之后就到了金公祠,实际上已经走进了浮梁察院的后院,金公祠是浮梁察院的一部分,是察院的二进院落,今天成了浮梁县廉史馆,展示着古代乡规民约原品、浮梁监察诗文、历代按察御史、廉政史话、县衙楹联等。
第一次知道清朝除了县衙还有察院,察院是监督县衙的机构,相当于今天的检察院、纪委监委,它不隶属于县衙,是独立机构,独立行使监察权,可以排除同级或上级行政长官的干扰。
再往前便是察院的一进院落“育正堂”。“育正”,意为官员必须德才兼备,忠君爱国,清廉正直。
出了院落,就是“浮梁察院”的正大门了。在全国现存封建时代县级监察机构衙署中,这是唯一的一座“察院”遗存,尤为珍贵,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县级行政管理尤其是监察机构的活标本。
“浮梁察院”在历史上产生过“千里去做官”、“养廉银”、“官不修衙”等与勤政廉政相关的监察制度,为清廉从政构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隔离墙,对今天推进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从察院出来,可以看到正前方的红塔。
游历古县衙,既欣赏了古建艺术,领略了古代衙府的风貌,了解了封建社会衙门的历史、政治、文化,还过了一把古代五品知县瘾,知道他们是怎样当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