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县衙的缩影,牌坊上的“尧天舜日”正可以用来比喻今天的中国
文图/二指禅掌门
旧时的衙门怎么样,很多人没有看过。
这次回聊城,专门去古城看了新开放的聊城县署。
衙里,是施行统治的场所,是权力的象征;衙外,是芸芸众生的所在,是冷暖的人间。封建时代,法治不张;一道大门,两重天地。衙门里的“治人”,衙门外的“治于人”。
但还是很喜欢聊城县署宣化坊上的“尧天舜日”四字,用来比喻今天的太平盛世非常恰当。
聊城衙署在明清两代六百年间,一直是聊城的“政治中心”,直到民国时期,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还曾设于此处,范筑先为首任专员兼聊城县县长和第六区保安司令。
聊城衙署以清代两部《聊城县志》记载为依据,参考了其他地方古衙门的建筑和功能布局,左文右武前朝后寝,基本再现了原县衙的主要格局。
大堂之后,则为二堂(思补堂)、三堂(三省堂)和家眷宅、大仙楼等,整个建筑群遵循封建礼制,中轴线上共有五进院落,建筑布局与职能设置十分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