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三年起,苏州府三县同治,三县分别是吴县、长洲、元和,县衙分别在今天的古吴路、长洲路、元和路。前二条路上,县衙仅为旧址了,只有在元和路上遗存有元和县衙的建筑群残存(现已纳入一中校区),且保护完好。
苏州府仅剩的县衙建筑群残存,在苏州就弥显珍贵了,文物意义就非同一般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对解读前清苏州社会的概貌来说,等于有了图例。让人欣慰的是元和县县学建筑群(平江实验学校大成殿)、元和县城隍庙建筑群(肖家巷内)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残存。
倘若,游人到过这三处地方,再在明、清老宅成街景的周边巷子里走一走,就有点穿越回前清苏州的感觉了。
元和路的前世今生。
元和路元和路东起甫桥下塘,西至公园路。元和路全长米,宽5米。巷名出典自然缘起清朝元和县衙在此。在此之前,元和路为十郎巷,巷名在元末明初已见史册了,由于年代太过久远了,巷名典故已难考证了。至于有个流行版本,那纯粹是民间野史:张士诚治苏州期间,朱元璋大军压境,张士诚重赏招募勇士,十个看仓库的壮汉挺身而出,被破格任用为将军,他们率士卒冲出阊门,杀退来敌数次进攻,却被内奸出卖。在他们战至天色将晚,返回城内时,阊门城门却闭门不纳,十人及所率士卒进退两难,精疲力乏,最后全部战死。当年,这事件成了苏州人街头巷尾的谈资,苏州人感动于十人的忠、义,就把他们住的那条小巷称之为“十郎巷”。
今天的元和路,跟以前至少我小时候的模样已大相径庭了。记忆中的元和路有种有异于姑苏其它小巷的幽静,或许在学舍边上,少了份烟火气,多了点书卷味。
当年,元和路北面是一中,南面是一中的操场。这可能是苏州初、高中学校中最大的操场了。往里走巷内有豪宅深院,靠巷口操场一边就有座大宅子,里面有数幢民国建筑,一度是苏州地区机关的门诊部(医院尚未恢复)。听我母亲讲,我小时候病重差一点翘掉,是在门诊部诊治后才痊愈的。
今日的元和路,与其说是市内的一条旧巷,不如说成了市一中南、北校区的通道。巷里最大的历史遗踪也就是前清元和县县衙部分残存建筑了(在一中校内)。
元和县衙的过往掠影。
元和县于雍正三年()正式设立,衙门选址在十郎巷,由陈姓私宅改建而成,衙门成立后,十郎巷更名为元和路。衙门建筑依次是照壁、大门、二门、公生明牌坊、大堂、二堂、三堂、堂楼。西侧是监狱、典史厅等。
元和县衙平面图清咸丰年间,衙门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同治十一年(),重建。
民国年间,县衙建筑改为吴县救济院,救济院办的施粥场,在当时苏州影响很大。随后,县衙建筑成为吴县新生活运动委员会的机关所在地。
抗战时期,县衙建筑被日伪政权占为清乡委员会驻苏办事处。
抗战胜利后,县衙建筑成为三青团办公处,并开办青年中学。
元和县衙遗存建筑上世纪五十年代,县衙建筑大门口仍有石狮,县衙建筑基本构架仍在;年为市二中,市二中迁金太史巷后划归市一中,县衙建筑成为了市一中的部分。
元和县衙的遗存情况。
元和县衙遗存建筑元和路上的原县衙的大门、照壁早已不存了。残存建筑已为市一中校园深处的一处历史建筑群,在元和路已寻不到县衙的遗踪了。
原县衙“公生明”牌坊,仅遗存了两个刻有卷云纹的柱头,其余作为石料成了市一中建筑的地基了;原县衙大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作为危房拆除了;原县衙的“三官殿”,也被拆得干干净净,旧址现为宁波银行苏州分行大楼。
目前元和县衙建筑群遗存有正路二堂、上房及东路2进房舍。二堂为硬山顶,面阔5间19.4米,进深10.3米,前有东西两庑。
颇为让人感慨的是原元和县县衙遗存建筑的庭院中,一株宋代紫藤,至今仍生机勃勃。
紫藤花影千年紫藤实为千古奇观,从紫云缤纷的花影中,瞭望人世间的沧桑,这恐怕只有在苏州这样既古老又意气风发的城市中,才能观赏到这样自然和人文同辉的大美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