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雁门高,安知太守骄雁门关为什么会被称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m.39.net/news/a_5963394.html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m.39.net/news/a_5963394.html

年5月,天津武清县高村出土了《鲜于璜碑》,全称《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东汉延熹八年(年)十一月立。全碑包括碑座与碑身二部分。碑座为长方覆斗形,长1.2米,宽0.73米,高0.25米。座上有长方形榫槽。碑身为圭形,上锐下方,高2.42米,宽0.81-0.83米,厚0.12米。碑首阳面中部为凸字形碑额,阳文篆书碑名。碑额两侧刻青龙、白虎额下为一直径11.3厘米的圆穿碑首阴面刻朱雀。这种以四神图像作为碑额装饰的现象,在汉碑中较罕见。

碑身两面刻文,碑阳17行,满行35字;碑阴15行,满行25字。总计字。绝大部分保存完好。碑文主要叙述鲜于璜的祖先世系及其生平仕历。鲜于璜初举上郡孝廉后,曾为度辽右部司马、赣榆令、太尉西曹、安边节使等,终官雁门太守。卒年81岁。碑阴铭文颂扬死者功德,并记录了鲜于一家的世系。碑文字体结构谨严,浑朴苍劲,含蓄沉着。以方笔为主,与以圆笔为代表的曹全碑等汉碑书体不同,为汉隶中方笔流派的典型代表,对古代碑刻与书法发展史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鲜于璜终官于雁门郡太守。“雁门”最早只是一座山的名字,也就是雁门山。雁门山这个名字出现得极早,起码在战国时就有了,因为《山海经》中就有非常多次的记载。而雁门山的位置,《山海经》也有确切的记载,《山海经·海内西经》中说:“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赵武灵王时,通过胡服骑射,赵国成为天下强国,武灵王率军大破林胡、匈奴诸部,拓地千里,北至大漠,西及河套,武灵王在新征服的土地上设立雁门、云中、九原三郡。其中雁门郡之得名,显然是因为雁门山。无论战国还是秦汉,雁门郡都属于边郡,紧靠着匈奴,所以这里是和匈奴交战的第一线,李牧就曾“常居代、雁门”,在这里和匈奴交战,曾经一战消灭匈奴大军十余万,破林胡,降东胡,匈奴十余岁不敢近赵边城。李广也曾为雁门郡太守,和匈奴交战,以力战而为名。汉武帝时,卫、霍出塞击匈奴,也常以雁门为前进基地。到东汉时,一则由于南匈奴内附,二则因为边地人口减少,已经不足以再维持郡的建制,因此到东汉末年,曹操曾经干脆就把五原、朔方、定襄、云中四郡全部合并,成立了一个新的新兴郡,可见当时北方边境之凋敝。雁门郡虽然没有被撤并,但到曹丕时,却把它的治所南移,越过句注山,放到了广武,也就是今天山西省代县附近。

不久,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原板荡。这时鲜卑拓跋部的拓跋猗卢率部向南迁徙,向并州刺史刘琨请求句注山以北(即陉北)的土地,刘琨为了拉拢拓跋部一起抵抗刘渊,就把句注山以北的土地送给了拓跋部。从此之后,胡汉之间,就以句注山为界了,于是这里就成为了兵家要地。战国、秦、汉、三国时,只有雁门山、雁门郡,但从来没有雁门关的记载,雁门关之设,应该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雁门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关塞,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说法,作为长城重要关隘,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内三关”在河北、北京:居庸关、倒马关、荆紫关。

雁门关外就是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匈奴的地盘,而匈奴一直是汉朝北方最大的威胁,可想而知,身为雁门太守的鲜于璜,跃马征战是家常便饭。他应当是一位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角色。

据碑文记载,鲜于璜姓鲜于,是商王族后裔箕子的后代。小时候的鲜于璜就不简单,聪明好学,孝顺父母(在母不瘽),尊敬老师(在师不犹),言行那是相当地规矩(岐齔谣是,合好典常)。青年时期被地方推举孝廉(汉朝时考察推荐人材的方式),后来升迁为郎中。永初元年(公元年),朝廷任命为雁门太守,此时的鲜于璜已年过六十。为政期间,鲜于璜严于律已,勤政廉洁,注重教化,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来;对匈奴恩威并重,边关安宁,为朝廷立下了不朽功勋。(碑阳:折节清行,恭俭束修。政崇无为,声教禁化,猷风之屮(草)。时依郡乌桓,狂狡畔戾。君执以威权,征其后伏。永初之际,有勋力于汉室。令德高誉,遗爱日新,内和九亲,外睦远邻。碑阴:大尉聘取,上辅机衡。遂登汉室,出司边方。单于怖畏,四夷稽颡。……到官视事,七年有余。民殷和睦,朝无顾忧。勋绩着闻,百辽咏虞。以病去官。)后来年事已高,以病去官,延光四年(公元年)以81岁高龄辞世。

乌桓,亦作“乌丸”、“古丸”、“乌延”等,为东胡系统的古代民族之一。语言与鲜卑同,属东胡语言的分支,无文字,刻木为信。东胡盛时,与鲜卑同为其重要成员。秦汉之际,活动于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一带。东邻挹娄、夫余、高句丽等,西连匈奴,南与幽州刺史所部相接,鲜卑居北,乌桓居南。《三国志乌桓鲜卑东夷传》:秦、汉以来,匈奴久为边害。孝武虽外事四夷,东平两越、朝鲜,西讨贰师、大宛,开邛苲、夜郎之道,然皆在荒服之外,不能为中国轻重。而匈奴最逼于诸夏,胡骑南侵则三边受敌,是以屡遣卫、霍之将,深入北伐,穷追单于,夺其饶衍之地。后遂保塞称藩,世以衰弱。建安中,呼厨泉南单干入朝,遂留内待,使右贤王抚其国,而匈奴折节,过于汉旧。然乌丸、鲜卑稍更强盛,亦因汉末之乱,……乌丸、鲜卑即古所谓东胡也。

雁门关与自古与游牧民族接壤,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多有战事。同时,也多为诗人边塞诗的吟咏的对象。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中唐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首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

《乐府诗集》载《雁门太守行》六首,其中南北朝梁简文帝萧纲(-年)两首,梁朝诗人褚翔(-年)一首,唐李贺(-)一首(见前述),唐张祜(约年-年?)一首,唐庄南杰(约公元年前后在世)一首。

萧纲:“轻霜中夜下,黄叶远辞枝。寒苦春难觉,边城秋易知。风急旍旗断,涂长铠马疲。少解孙吴法,家本幽并儿。非关买雁肉,徒劳皇甫规。”(其一)“陇暮风恒急,关寒霜自浓。枥马夜方思,边衣秋未重。潜师夜接战,略地晓摧锋。悲笳动胡塞,高旗出汉墉。勤劳谢公业,清白报迎春。非须主人赏,宁期定远封。单于如未击,终夜慕前踪。”(其二)

褚翔:“三月杨花合,四月麦秋初。幽州寒食罢,郑国采桑疏。便闻雁门戍,结束事戎车。去岁无霜雪,今年有闰馀。月如弦上弩,星类水中鱼。戎车攻日逐,燕骑荡康居。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寄语闺中妾,勿怨寒床虚。”

张祜:“城头月没霜如水,趚趚踏沙人似鬼。灯前拭泪试香裘,长引一声残漏子。驼囊泻酒酒一杯,前头滴血心不回。闺中年少妻莫哀,鱼金虎竹天上来,雁门山边骨成灰。”

庄南杰:“旌旗闪闪摇天末,长笛横吹虏尘阔。跨下嘶风白练狞,腰间切玉青蛇活。击革摐金燧牛尾,犬羊兵败如山死。九泉寂寞葬秋虫,湿云荒草啼秋思。”

历史上,塞外游牧民族入侵华夏的一个重要通道是从阴山一带进入大同盆地,大同盆地北方的山势低缓,北方游牧民族极易入侵占领,因此,华夏历史上,雁门一带的屏障作用就犹显重要,并成为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战的一线,如辽宋一代。对于防守而言,这里是三晋的咽喉之地,雁门失守,则太原危矣,太原陷落,则中原关中震动。雁门关一被攻破,北方游牧民族骑兵长驱直入,几乎立刻可以打穿整个山西,紧接着就可以驱兵从东北方向直取保定、北京,或者一路南下,从洛阳方向进入中原。山西一旦被攻克,中原地带一马平川,几乎再无险可守。

雁门关真正成为军事重镇,其实是在北宋时,此前句注山附近虽然屡有战事,但总得来说还并不是那么重要。到北宋时,由于燕云十六州不入版图,雁门关遂成为宋朝面对辽人的第一道防线。北宋时,雁门关、偏头关、宁武关合称三关。评书《杨家将》里,说杨六郎是“三关总帅”,说的就是这三关,因为这三关一直是防范辽人的第一线。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玄慈等人埋伏萧远山夫妇,萧峰为阻挡耶律洪基南侵而自尽,都是在雁门关前,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雁门关是宋辽之间的第一道战线。抗日时期,日军在山西的进军也是沿着这一思路,中国方面,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正是对这一线日军所展开的一系列防御作战。

除了实体意义的关口,雁门关跟山海关、玉门关、阳关等,一起书写了中国历史上的边塞情怀,成为边塞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因此,历代都有吟咏雁门的诗歌。

如明李梦阳的《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汝何人,治邦三月称明神。我有牛羊,贼不来掠。我有禾黍,人不敢割。昔我无衣,今有裤著。我思礼拜太守,太守不见怜。但闻太守身姓边,紫髯广额耸两颧。太守出门,四牡骙骙。后拥皂盖,前导两麾。行者尽辟易,居者不敢窥。旁问太守胡所之,云访城南皇甫规。”

明何景明的《雁门太守行》:“垒垒高山,莽莽幽谷,边城风起沙漠漠,城内惟闻羌乐。太守下车,买牛息戈。陶民礼义,朝弦暮歌。北历黄沙碛,南游白草原。五马何秩秩,朱英导文轩。嗟哉,太守亦孔武,时时较猎西山下。”

明王世贞的的《雁门太守行》:“太守未行屯,与敌共雁门。雁门得太守,始复为汉有。太守来,匈奴走。碧眼番儿射雕手,目瞬舌噤畏木偶。临江死,太守生,长信官中气未平。太守死,单于喜,未央宫中上拊髀。曷不早赦临江王,孝子忠臣两无伤。”(此咏汉雁门太守郅都事)

清鲍珍的《雁门太守行》:“不见雁门高,安知太守骄。雁门高雁不可度,太守骄新不如故。堂堂复堂堂,汉家重循良。几人考上上,承恩奏明光。几人考下下,贬窜之他邦。五马煌煌二千石,河间姹女同朝夕。徒手相将拜路尘,清寒逼人太守嗔。”

曾任雁门太守的鲜于璜,按碑志所载,政绩战绩均较为显赫,但史书并无片言只字,各种文献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没有记载。不得不由人感慨,多少英雄豪杰湮没于历史洪流之中矣。

参考文献: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年。;2、《三国志》,陈寿著,裴松之注,中华书局,年。3、《经典碑贴释文译注》,俞丰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年。4、刘淮南《谈谈唐代及明清的七首雁门太守行》,沂州师范学院学报年2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68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