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大运河天津段景色优美,名胜众多。现今,以大运河为依托,主题各异、特色鲜明的大运河沿线主题公园相继恢复建成并开放,将大运河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与当今的社会需求相联系,人们在休闲游玩的同时,也品味着天津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西沽公园──北洋园是红桥区西站附近的一处运河沿线公园群落。历史上的西沽,既是天津最早的村落之一,同时也以桃花美景驰名天下。康熙《点绛唇》曰:“再见桃花,津门红映依然好。回銮才到,疑似两春报。锦缆仙舟,星夜眄辰晓。情飘渺,艳阳时袅,不是垂阳老。”周汝昌曾赋诗:“帆影钟声七二沽,桃堤柳埭画难图。津门风物真无价,赏遍寰区总不如。”除了绵延十里的桃花长堤外,西沽叠道、西沽渡口、西沽浮桥等历史遗迹亦保存众多。又有“花堤蔼蔼,北运滔滔,巍巍学府北洋高”的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旧址毗邻,平添一股书香之气。“以文兴园”,以植物生态景观为特色,高雅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相环绕,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不断加入园林的景观改造之中,使之成为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花园”。
与桃花堤隔河相望的是运河北岸的问津园。问津园是天津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私家园林。清代康熙年间,长芦盐商张霖修建一座江南园林风格的问津园,“树石葱茜,亭榭疏旷,垂杨细柳,流水泛舟”,“高楼客戏弄弦管”和“园林入春不寂寞”,非常形象地勾画了问津园的风景。作为清初南北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此处不仅诞生了诸多文艺作品,也成为活跃天津文坛和南北文化的重要舞台。清代著名诗人梅成栋曾说:“大抵津门诗学倡其风者,唯遂闲堂张氏为首,继之者则于斯堂查氏也。”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河北区以大运河为依托建设带状文化公园,北起勤俭桥,南至耳闸公园,全长3.7公里,首段工程便是问津园。虽然新旧园址稍有变更,但风格仍旧是江南苏式,由入口广场及浣烟沉碧、遂闲雅叙、篆水映月、垂虹潋滟等四组景观组成,风景宜人。
耳闸公园位于新开河与子牙河交界处,由呈船形的新闸与老耳闸共同组成。据载,早在清光绪十九年(),新开河口即“建天津县堤头减水坝”,且“用塞门德土(即水泥)勾缝、灌浆”。年耳闸改建,成为天津历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此外,由于天津历史上第一家纺织企业恒源毛纺厂的遗址也在耳闸公园旁边,因此,参观耳闸公园,既可领略自然美景,又可观赏旧耳闸的建筑和相关文物,亦可观览旧工业设备,了解和体会近代天津经济、工业的发展史,可谓一举多得。
环城郊县的运河沿线公园中,最早建立的是御河园。御河是京杭大运河天津段的另一称谓。御河园位于北辰区马庄村附近,占地3.3万平方米,始建于年,园区由浮雕景墙、篇景、浮龙、顺水、诗词之路、传说之路、古锚、仿古码头等八部分组成,年被水利部确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自年开始,御河园在整理修缮,完工后的御河园必将更加丰富和生动地展示运河文化。
此后,随着大运河申遗的成功和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以史实和遗迹为基础的沿线文化主题公园相继建成开放。红桥区借助原有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对南运河沿线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提升改造,多个沿河景观相继建设。提升重建后的南运河天子津渡遗址公园位于红桥区北大关的金华桥以东至金钟桥,长约米。相传,“明建文二年,燕王朱棣由此渡河。克南京,取皇位,改元永乐。翌年赐名天津,始设卫筑城”。朱棣赐名“天子津渡之地”,“天津”一词由此得名。公园通过雕塑、石刻再现了燕王朱棣渡河南下的史实和“天津”的历史源头。除了遗址公园,惠灵顿广场、新天地风情街、西站走廊、水西遗韵绿廊等沿线公共设施的建设,丰富、直观和多角度地展示了天津运河文化,助推民众更为深入地了解、感受和保护运河文化。
北运河郊野公园位于武清县的北运河和龙凤河交汇处,占地亩。古时,北运河武清段占据重要地理位置,“潞水绕其左,浑河衍其西,北拱神京而层峦叠嶂,南窥潭海而万物朝宗。当水路之冲衢,洵畿辅之咽喉”,是历代帝王南巡的必经之地。历史上,各朝代均在此设立漕运机构,沿线保存着大量历史遗迹和古村落。北运河郊野公园以“综合建设、联动发展”为建设理念,除了八孔闸等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外,以盐商文化为背景的“问津园”着力恢复清代运河部分历史遗迹,重现天津的历史底蕴。坚持自然、人文、生态有机结合的发展理念,运河沿线设立滨水景观带、果林风光带和农业观光带,在自然、野趣、休闲的环境中,由运河景观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年大运河的天津武清段、河北香河与北京通州之间的河域通航后,加上大运河国家公园的建设,北运河郊野公园将更加繁盛。
随着大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步伐的推进,依托运河文化,打造以旅游、文化和商业为一体的沿河商业区,成为运河沿线开发的新视角。中北镇万卉桥附近的运河水街和运河博物馆项目颇具代表性。这种通过吸引社会